OpenAI推出GPT-5集成模型,免費向所有用戶開放

當地時間週四,OpenAI推出了迄今最先進的大型語言模型GPT-5,這一成果歷經兩年多研發、多次推遲後終於面世。首席執行官山姆·奧爾特曼在發佈會上形容,與GPT-5對話“就像在與某個領域的博士級專家交流”。這一版本首次採用集成模型架構,將根據任務自動選擇推理深度,無需用戶切換模式,並將在未來一週內分批向包括免費用戶在內的所有ChatGPT用戶開放。

奧爾特曼透露,GPT-5在速度、直覺與推理能力上全面提升,並能憑藉“氛圍編程”(vibe coding)讓用戶用自然語言生成可運行的軟件應用程序。“它能做的最酷的事情之一,就是爲你按需編寫高質量的軟件,這種即時開發的能力,可能會成爲GPT-5時代的決定性特徵。”他說。

“氛圍編程”

與上一代相比,GPT-5最大的結構性變化是採用集成模型。這意味着系統將自主判斷問題的複雜度,必要時調用更多計算資源進行“深度思考”。奧爾特曼稱,這是普通用戶首次接觸OpenAI的“測試時間計算”技術,即在面對數學推導或複雜推理時,模型會主動延長計算時間以提高準確性。

在現場演示中,GPT-5根據簡單文本提示生成了完整的可運行軟件,從界面設計到邏輯功能均由AI獨立完成。奧爾特曼還宣佈,下一階段將顯著提升語音模式的自然度與智能化水平,讓語音交互更貼近真實對話。

此次發佈最大的商業信號,是OpenAI將GPT-5免費提供給大部分用戶,包括免費版、Plus版、Pro版和團隊版,企業與教育用戶也將在下週獲得接入權限。這一策略被認爲意在迅速擴大使用規模,並推動AI應用的二次創新。

OpenAI特別強調了GPT-5在企業級場景的實力——不僅能進行軟件開發,還可在寫作、健康諮詢和金融分析等專業任務中表現出接近專家的水平。奧爾特曼稱,這款模型“第一次讓我們的主線產品具備了可以向一位真正的博士專家提問的體驗”。

發佈會之際,OpenAI正進行一輪股權出售和內部股權轉讓談判,對公司的估值約爲5000億美元,較此前3000億美元的估值大幅躍升。

現實瓶頸

GPT-5的問世,正值全球科技巨頭在AI基礎設施上競相加碼。Alphabet、Meta、亞馬遜以及OpenAI背後的微軟,今年在AI數據中心上的資本支出預計接近4000億美元。投資者希望這筆鉅額投入能帶來可觀回報,但現實挑戰依舊存在。

經濟學作家諾亞·史密斯表示,當前消費者在AI上的支出熱情高於企業端,“人們喜歡與ChatGPT聊天,但這還不足以證明龐大的數據中心投入物有所值”。對於OpenAI而言,如何將消費者熱度轉化爲企業級營收,將是未來盈利能力的關鍵。

技術上,OpenAI在訓練GPT-5的過程中遭遇了數據與算力瓶頸。一方面,大型語言模型依賴的高質量人類文本數據已接近極限;另一方面,模型規模越大,訓練週期越長、硬件故障風險越高,團隊可能需數月後才能評估一次訓練的最終效果。前首席科學家伊利亞·蘇茨克弗就曾提到,算力雖在持續增長,但數據供給的速度遠遠跟不上。

即便如此,奧爾特曼依然認爲全球在AI基礎設施上的投資“遠遠不足”,並強調OpenAI的使命是“構建造福全人類的人工智能”。在他看來,GPT-5並非終點,而是邁向更強大、更通用AI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