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結盟超微 擬年砸數百億採購GPU 最多添購10%股票

OPenAI執行長奧特曼(右)與超微執行長蘇姿豐(左)的合作,帶來AI演算的新世界。圖爲兩人5月在國會作證。 (美聯社)

OpenAI與超微(AMD)達成震撼重磅協議。超微6日宣佈,雙方將攜手部署規模高達6GW的AI運算平臺,成爲繼微軟、Nvidia輝達(另稱英偉達)之後最受矚目的AI聯盟。AMD董事長暨執行長蘇姿豐(Lisa Su)強調,這不僅是一筆晶片供應合約,而是「AI時代運算基礎建設的共同設計」,象徵AMD正式站上全球AI算力競賽的最前線。

超微將透過多年合約,提供AI晶片給奧特曼主導的OpenAI,每年可望帶來數百億元營收,OpenAI並可獲認股權證,最多能添購超微10%股票。AMD盤前交易應聲飆漲35%。

這是全球AI界繼輝達砸千億元投資OpenAI,及輝達與軟銀分別斥資50億元、20億元入股英特爾,還有OpenAI豪擲3000億元向甲骨文采購算力之後,再度迎來一顆震撼彈。

尤其OpenAI甫獲得輝達巨資力挺,如今卻回頭採購輝達在AI晶片勁敵超微的產品,並有望入股超微,引發業界高度關注。

蘇姿豐指出,AI運算不再只是硬體供應鏈的比拚,而是軟硬整合、能源與冷卻全方位優化的競賽。她表示:「AI需要的不僅是更快的晶片,而是更聰明的系統設計。我們與OpenAI的合作,將重新定義AI運算的能效邊界。」

路透報導,這項協議除了使聊天機器人ChatGPT開發商OpenAI有機會入股超微,也被視爲OpenAI對超微AI晶片和軟體的強力背書。AMD是AI晶片巨頭輝達最強勁的對手之一。

OpenAI總裁Greg Brockman表示,現階段AI模型訓練所需算力暴增,單靠輝達已無法滿足長期需求。選擇與AMD合作,是「確保AI運算供應鏈具備更高的韌性與成本彈性」;同時他大讚MI450系列將成爲一款非常出色的晶片。

OpenAI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發表聲明說,與AMD合作有助OpenAI建立足夠的AI基礎設施,以滿足自身需求。

路透報導,超微執行副總諾洛德(Forrest Norrod)5日表示:「我們認爲這個協議是變革性的,不只對超微如此,對整體業界動態亦然」。

根據協議,OpenAI將從2026下半年開始的未來數年,部署數十萬顆超微AI晶片(繪圖處理器,GPU),總算力相當於6 GW(Gigawatt,百萬瓩)。

超微表示,OpenAI自明年起將採用AMD即將推出的MI450系列晶片,建置一座1 GW設施,屆時超微將開始認列相關收入。

超微高層預估這項合作每年可帶進數百億元收入;在該協議產生的連鎖效應下,預估未來四年來自OpenAI和其他客戶的新增收入,將超過1000億元。

OpenAI目前估值達到5000億元。OpenAI多年來與超微密切合作,協助設計包括MI300X等舊款AI晶片,近來持續積極佈局,以確保未來能取得足夠運算資源。

超微主管估計,此協議每年營收將達數百億元;且相關效應加持下,未來幾年可從OpenAI和其他客戶,取得1000億元以上的新營收。超微策略主管海因(Mat Hein)指出,其他人將會跟進,這是業界先例,會對廣泛生態系帶來重大影響。

另外,超微將給OpenAI認股權證,最多可購入1.6億股超微股票、約10%股權,每股價格爲1美分。

OpenAI(圖)宣佈與超微結盟,6日宣佈將提供AI晶片給奧特曼主導的OpenAI,將重新定義AI運算的能效邊界。(路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