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的AI影片創作工具Sora正式登臺!好用功能一次看

OpenAI宣佈其AI影片創作工具Sora App正式進駐亞洲市場,並且率先在臺灣、泰國及越南地區開放使用。而之所以選擇臺灣在內地區作爲亞洲市場首發,是因爲臺灣等地區創作者相當活躍,更表示非常期待能透過Sora支持在地創作者開啓新一波創作浪潮。

iOS版即日開放,下載量快速增長

Sora App目前已經可透過臺灣等地區的蘋果App Store下載使用,無需額外透過邀請碼取得。OpenAI指出,自今年9月初在美國與加拿大率先上線以來,Sora App在短短五天內的下載量就突破一百萬次。

推動全新內容互動體驗,同時也以完善規範保護隱私

而推出Sora App的想法,OpenAI表示希望藉由AI技術讓更多創作者發揮創意打造吸睛內容,並且更容易將腦中創意變成影片呈現,進而推動全新互動感受。

因此,目前Sora App僅設定「相對寬鬆」的使用限制,鼓勵用戶自由探索Sora App的應用可能性,但也強調針對特定內容做了安全限制,甚至保留未來依情況調整政策的可能性。

另外,對於近期日本政府要求OpenAI尊重動漫版權等情形,OpenAI也說明目前除了日本,在許多地區也開始透過自動化機制限制不可生成內容,更強調遵守在地法規,避免出現違規情形。

OpenAI更說明Sora背後的安全防護機制會先過濾諸如色情、恐怖主義宣傳、自我傷害推動等不安全內容,同時也會透過多幀影片與音訊文字稿交叉檢查提示與輸出內容,更說明在推出之前已經進行紅隊演練,並且探索更多潛在風險。

尤其針對聲音部分,OpenAI表示會透過掃描語音文字稿,藉此識別可能違反政策的內容,並且阻擋生成模仿真實藝人或現有作品的音樂,避免造成更大影響或侵權情況。

同時,OpenAI也強調將讓使用者更高主控權,包含
使用者可自行決定何時與如何分享影片,並且能隨時刪除已發表上線內容,而每個影片、個人檔案與留言都能被檢舉不當使用,如有違規情況,將有清楚的處理流程,使用者也能隨時封鎖其他帳號,以防止對方查看個人頁面資料或傳送騷擾訊息。

爲創意而生:Sora 2模型驅動四大核心功能

Sora App由OpenAI近期宣佈推出的先進影片生成模型Sora 2爲基礎,主要功能包含:

•生成影片:透過文字提示詞生成引人入勝、栩栩如生的影片。

•Remix功能:可重新詮釋 (Remix) 其他創作者的作品。

• Sora動態 (Feed):可自訂的動態牆,用於探索最新影片。

•Cameos (個人肖像)功能:允許使用者將「自己」置入任何AI生成的場景中,使用者只需在Sora App內錄製一次短影音與聲音,系統即可用以驗證其身分,並且捕捉其外貌與聲音特徵,進而生成符合使用者外型的個人化Cameo。

此外,Sora App也支援繁體中文介面與提示詞輸入,方便在地創作者使用。OpenAI特別提到,Cameos是早期使用者最喜愛的功能之一,其不僅是創意工具,更成爲與朋友互動的新方式。

強調負責任AI:五大安全措施

• OpenAI強調從推出Sora App的第一天起,就致力於以安全、負責任的方式打造此工具,具體措施包含:

•以創作爲核心的動態牆:設計重點在於「啓發創作」,而非讓人沉迷滑動。內容優先顯示來自追蹤或互動過的創作者,並且不以「停留時間」作爲優化目標。

•使用者可掌控Cameos:用戶可完全控制誰能使用其Cameo,並且可隨時撤回或要求移除含有其肖像的影片 (包含他人草稿)。

•可見+不可移除的C2PA 浮水印:每支Sora影片都包含可見的動畫浮水印,更附帶不可移除的C2PA數位浮水印,清楚標示影片是由Sora生成。

•青少年安全保護:系統預設限制青少年每日可瀏覽的生成影片數量,並且對Cameos功能設有更嚴格的權限,同時擴大人工審查團隊處理潛在霸凌情形。

•家長監控 (透過ChatGPT):家長可透過ChatGPT啓用Sora家長監控功能,包含調整捲動限制、關閉個人化推薦與管理私訊設定等。

《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mashdigi,聯合新聞網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