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web頻寬 不足應付作戰需求
臺造低軌衛星,最快2026年發射首枚B5G低軌通訊衛星。(本報資料照片)
SpaceX執行長馬斯克打造的「星鏈」於俄烏戰爭打響名號,2023年臺馬海纜遭毀、馬祖斷網,更讓國人看到低軌衛星通訊發展重要性,臺灣規畫明年發射國造低軌衛星,但目前建置的Oneweb低軌衛星頻寬不足以應付作戰需求,立委喊話,臺灣需要星鏈。
前總統蔡英文2019年宣佈第三期「國家太空科技發展長程計劃」,預計10年投入新臺幣251億元,行政院2022年正式覈定。蔡英文2023年表示,該計劃將加碼超過400億元,投入研製低軌通訊衛星、規畫國家發射場與培育人才。
2022年俄烏戰爭全面爆發,烏克蘭基礎通訊設施被毀,美方支援星鏈,讓烏克蘭維持緊急應變通訊,低軌衛星重要性遽增。隔年臺馬海纜斷裂,馬祖斷訊,強化通訊韌性議題更受重視。
數發部去年底完成非同步衛星驗證計劃,採用SES中軌衛星與OneWeb低軌衛星系統布建,總計773個非同步衛星站點,訊號現已覆蓋全臺,作爲政府指揮體系關鍵部會的應變通訊網路;中華電信年初也宣佈,2025上半年將提供商用服務,象徵臺灣今年將正式邁入低軌衛星通訊時代,提升整體戰略地位。
除引進國外低軌衛星,我國也積極發展國造,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去年指出,最快2026年發射首枚B5G低軌通訊衛星,2028年再發射第二枚,未來共發射6枚,預計前2枚由政府打造,後4枚協助民間廠商研製。
不過,民衆黨立委林憶君直言,國防部長顧立雄曾在立院指出,依作戰需求,Oneweb頻寬不足,加上中共擾臺灰色地帶動作頻頻,凸顯我國對外通訊備援系統建置重要性,「建立網路韌性確有必要,臺灣需要星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