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專家邀請|全球頂尖人工智能專家介紹:林詠華「諾獎邀約」

林詠華在系統架構、雲計算、AI 系統、計算機視覺等領域有着深入的研究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爲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做出了重要貢獻。作爲人工智能領域的傑出人物林詠華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擁有通信與信息系統學士和碩士學位。在校期間,她對時空二維的數字信號進行研究,爲日後在系統和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專家簡介:

IBM 中國研究院時期

2003 年,林詠華初次加入 IBM 中國研究院工作。在最初的五年裡,她負責 IT 和通信領域的跨界創新,和團隊用標準的 IT 服務器架構加虛擬化雲計算支持了 2G、3G、4G 的無線接入網絡,與中國移動研究院等全球領先的運營商一同開拓了新潮流 C-RAN(Cloud RAN)。

2017 年,她獲頒 IBM 全球工程技術最高榮譽 ——IBM 全球傑出工程師。

2018 年,林詠華被 IBM 總部任命爲 IBM 中國研究院的院長,成爲 IBM 中國研究院成立 24 年來首位在中國本土成長起來而被任命的院長,也是首位女性院長。在 AI 領域,她提出了 “AIForAI” 的概念,並帶領團隊打造了首個自動化 AI 視覺深度學習開發平臺 “PowerAI Vision”。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時期

2022 年,林詠華加入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擔任總工程師,後擔任副院長兼總工程師。在這裡,她參與了悟道大模型項目,該項目在人工智能大模型時代具有重要影響力。

社會活動與交流

2023 年 6 月 20 日,參加在華東師大櫻桃河畔舉辦的 163 期文匯講堂 “數字強國” 系列之首期《AIGC 驅動生產力躍升與良好世界塑造》,並作主講。

2023 年 7 月 5 日,參加搜狐科技《思想大爆炸 —— 對話科學家》欄目第 13 期。

2023 年 10 月 26 日,參加由界面新聞主辦的 REAL 科技大會,並作了 20 分鐘開場演講。

2024 年 5 月 24 日,參加在北京環球貿易中心開幕的 36 氪 “新質生產力・AI Partner 大會”,並作了主題爲《大模型背後的數據與算力挑戰》的演講。

2024 年 2 月 9 日,赴慶陽市對 “東數西算” 人工智能領域合作進行實地考察調研,並就有關合作事項進行了座談交流。

成就與榮譽

擁有超過 50 個全球專利,多次獲得 ACM/IEEE 最佳論文獎。

2019 年入選福布斯 “中國科技女性榜”。

2022 年末,ChatGPT 的橫空出世,猶如一顆巨石投入科技圈的湖面,瞬間激起千層浪。僅僅數月時間,國內衆多技術大咖紛紛宣佈出山創業,全力投身於 AI 大模型領域,一場激烈的人才搶奪大戰由此拉開帷幕。在中國大模型創業界,唐傑、劉知遠、黃民烈、楊植麟等多位關鍵人物皆有一個共同之處 —— 他們都來自智源的 “悟道大模型” 項目。2022 年初,原 IBM 中國研究院院長林詠華加入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擔任總工程師,恰好見證了這一巨大浪潮。憶起那段時光,她感慨道:“能被稱爲‘大模型的黃埔軍校’,我們深感自豪。”

時光流轉至 2024 年,春節已近尾聲。此時,Google 的 Gemini 1.5 Pro 和 OpenAI 的 Sora 先後發佈。世界被 Sora 席捲,其風頭完全蓋過了 Gemini 1.5 Pro。林詠華同時關注到了這兩款產品,內心深受震撼,不禁思考如何進一步加快發展速度與步伐。“美國在大模型上的發展速度實在驚人。雖然中國在大模型技術方面不斷奮力追逐並持續前行,但美國也在不斷拉大與我們的差距。” 鑑於此,智源不斷調整戰略。一方面,加快圍繞多模態大模型實現自主突破的步伐;另一方面,通過打造數據、評測、AI 系統等開源開放的公共技術基座,助力整個產業加速大模型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