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格公司「非GPS 機動導航」測試 將應用於高超音速武器

泰隆A飛行器完成2次5馬赫飛行,並且安穩着陸,這與它加裝的諾格公司IMU導航系統有關。(圖/Stratolaunch)

美國軍事巨頭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Northrop Grumman,簡稱諾格公司)表示,最近完成兩次5馬赫飛行的「泰隆A」(Talon-A)高超音速行器,內部安裝的是該公司的「非GPS 導航機動系統」,這是重要的技術突破,有助於美國高超音速武器的實用化。

防務新聞(Defense News)報導,該公司將這項設備稱爲「慣性測量裝置」(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於去年 12 月和今年 3 月,搭載於平流層發射公司(Stratolaunch)的 泰隆A火箭滑翔器,並且都完成了高超音速飛行。

諾格公司新技術開發首席技術官格林(Jonathan Green)表示,在高超音速飛行器上完成IMU 技術,絕對是該領域的首次。

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它實現了我們所有的目標,更可貴的是,它在首次飛行就已經成功,這使得我們少了試錯的時間,着重在完善這項技術。」

五角大廈在上星期主動發表泰隆A通過5馬赫測試的消息,表示這是自1968年X-15計劃結束以來,再次出現「可重複高超音速飛行器」,並且提供技術證明。近年來,高超音速武器已成爲各國追求的目標,許多觀察家認爲,美國已在該領域落後,如今國防部獲得泰隆A這樣的試驗平臺,是美國後來居上的重要契機。

GPS是如今最重要的導航標定物,幾乎到不可獲缺的地步。然而它也可能成爲弱點,會因惡劣天氣、困難地形,或是敵方干擾而中斷,到時候武器的精準度就大打折扣了。

IMU 使用的是先進感測器,先了解載具於環境中的移動方式,從而計算行進的位置,以及需要採取什麼樣的路徑才能繼續現有的軌跡。也就是說,這是一種先進的慣性導航系統。

諾格先進技術高級主管張傑西( Josei Chang )表示,該系統在飛行測試中表現符合預期,並準確計算了飛行器的路徑。

其諾格公司太空部門已經開發了用於太空船的 IMU,但是這個版本是一個更小、更堅固的系統,以應用在武器級飛行器,與5 馬赫飛行的惡劣環境。

諾格公司計劃在今天進行探空火箭測試,將IMU加裝於探空火箭上,將重點放在系統在高重力環境下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