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友網購查5年開房紀錄 男批隱私外洩:實在是細思極恐

科技越來越方便,大陸還有女子上網購平臺付費查男友開房間的紀錄。 示意圖/ingimage

科技發展帶來便利,但同時也因爲數據的廣泛收集和利用,對個人私隱構成威脅,只要有姓名和電話就能查到身份信息。

山東的陳先生(化名)反映,其女友近日在網購平臺上,查到了他近5年的開房紀錄,他認爲是嚴重泄露了個人隱私,「我感覺有很大的社會危害」。

浙江電視臺教科影視頻道「小強熱線」報導,30歲的陳先生與女友談戀愛已有3年。不久前,女友透過一間網店查到他的開房信息、快遞地址,「(她)問我這些是不是真的,我一看是真的。她可能猜忌心比較重,就想了解一下」。

陳先生稱,只要提供身份證號,或者通過手機號碼、微信號等實名資料就能查到身份證號,再進一步去查開房紀錄。經確認,女友查到的信息準確無誤,「她還查了別的東西,一共花了一萬七(人民幣,約臺幣7萬2)左右,開房紀錄最貴,能查到我在哪裡開過房,也能查到同行者,但是我沒有同行者」。

陳先生表示,因爲工作原因,自己經常出差,面對女友的查詢,他有些哭笑不得。事後他在網上向提供相關業務的商家諮詢,發現780元(約臺幣3331元)能查快遞或外賣收貨地址,6800元(約臺幣2萬9)能查銀行流水,12800元(約臺幣54670元)能查5年開房紀錄,還能加上同住人信息。

陳先生認爲,僅用姓名和電話就能查到身份信息,通過身份信息又能查到更多的類似開房紀錄等個人隱私,實在是有些細思極恐,「我感覺有很大的社會危害,嚴重泄露了個人隱私,可能會造成嚴重後果」。

陳先生女友購買信息的商家在營業執照上的企業名是武漢某商務服務公司,公司成立於今年3月,經營範圍包括圖文設計、技術開發,以及法律諮詢,但不含依法須律師事務所執業許可的業務。

在內地各大電商平臺上,商家的介紹幾乎一致,都有「律師調取被告信息」「網上立案」的介紹文字。有商家顯示是某某律師事務所,有商家則是某某旗艦店,但營業執照經營範圍內,基本上都有法律諮詢。各大電商平臺的客服人員表示,接到舉報後,平臺相關部門將會進行審覈處理。

延伸閱讀:

3年間瘋狂跳槽 科企人員向境外間諜機構泄密獲利被捕

小紅書30天內訪問用戶位置信息7萬次惹私隱安全疑慮 客服迴應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