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死因排名 失智症躍至第8
超高齡化來臨,失智症人口逐年攀升。(圖爲示意圖非新聞事件當事人,僑真老人養護中心提供/張朝欣雲林傳真)
超高齡化來臨,失智症人口逐年攀升。2024年國人10大死因,失智症位居第11名,單看女性死因,失智症更躍升至第8名。國際失智症協會示警,2040年失智症將成爲全球前3大死因。專家直言,我國失智照護政策要更積極,政府也應定期監測、提供更多元服務。
我國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約7.99%,推估全國失智症人口約35萬人。其中,男、女盛行率各約6%、9%,女性約佔失智人口的三分之二。
衛福部公佈2024年國人10大死因,全國共3768人死於「血管性及未明示失智症」,位居死因第11名,與前一年相較持平。以性別區分來看,男性有1509人死於失智症,位居第13名;女性卻有高達2259人,繼前一年首次進入女性10大死因第10名後,一口氣衝到第8名。
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研究,2040年失智症將成爲全球前3大死因。臺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陳筠靜指出,失智患者最後常死於衰竭,但臨牀開立死亡原因時,可能未將失智列入,實際上排名應該更前面,此部分應加強再教育、增加討論空間。
臺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副主任傅中玲表示,失智者走到生命末期,多因感染肺炎、癌症、敗血症而死,經持續推廣,即便失智並非主要死因,醫師也漸漸會將其列在其次死因,因此近年失智症死因排名逐漸向前。
傅中玲說明,65歲以上每增加5歲,失智盛行率就增加2倍,由於女性平均壽命高於男性,失智人數也較多;另外,有研究指出失智與女性荷爾蒙變化有關,更年期後停經,會影響腦部神經運作,不過臨牀尚未被證實。
失智人口增加、死因排名向前,顯示失智照護刻不容緩。亞東醫院神經醫學部失智中心主任甄瑞興指出,在足夠的生活照顧下,失智症不會造成生命危險,若照顧得好,即使腦部萎縮,心臟好、營養充足、各項身體機能正常,仍然可以活很久,有阿茲海默症患者可以活5~9年以上。
陳筠靜強調,對失智家庭來說,資源可近性最重要,應持續布建共照中心、失智據點;同時要營造友善社區,達到共融共生,避免失智早期階段,家屬就選擇放棄、直接聘僱全天照顧人力,應鼓勵長輩多參與社區活動。
陳筠靜呼籲,政府也應持續「監測」,包括失智早期診斷率是否進步、輕度失智確診率、早篩介入治療後的延緩率等,並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務、資源,我國失智照護才能持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