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首相來了1/安倍經濟學繼承者 她能帶領日本徹底走出失落的N年?

日本女首相高市早苗是安倍經濟學的繼承者,外界關注她是否能終結日本失落的N年。路透

自泡沫經濟崩潰以來,日本歷經長達30年的失落時代。如今,高市早苗成爲日本首位女性首相,外界除關注她的政治象徵意義,更期待這位安倍經濟學的繼承者,能否帶領日本徹底走出低迷,她辦得到嗎?

高市近期接待美國總統川普,當家女主氣勢讓人印象深刻,她與川普起初的共同連結,就是川普好友、遭刺殺身亡的前首相安倍晉三。高市政治生涯多獲安倍提攜,曾任自民黨政調會長,也出任日本第一位女性總務大臣。高市主張積極的財政支出和貨幣寬鬆政策,她的「早苗經濟學」也與「安倍經濟學」一脈相承。

深度內容中心/製作

早苗起手式 擴張性財政政策

「對於日本長期結構性改革,我的看法仍比較保守」,星展集團資深經濟學家馬鐵英認爲,高市的政策重點將落在擴張性財政政策,她希望藉由政府的投資,來推動重點產業的發展,包括半導體與人工智慧(AI)等。

與她結盟的日本維新會,在財政立場上同樣傾向擴張,但手段略有不同,維新會更着重於減稅政策,例如主張暫時調降食品類消費稅。其他主要反對黨也普遍支持減稅,希望透過財政手段紓緩生活壓力,同時促進經濟成長。

馬鐵英分析,日本新政府短期內的政策焦點仍會落在財政刺激,但日本要真正走出「失落30年」,必須面對人口老化與生產力下降等深層問題,這需要很多長期結構性的改革。

「目前看來,要通過一些改革性措施的難度仍很然大」,馬鐵英分析,因爲日本的黨派分裂現象仍嚴重,是否可以協調,透過立法措施,通過關鍵性的改革,她認爲難度比較大。

日前到訪日本的川普(左)與高市早苗(右)首次會晤,互相恭維了一番,高市還表示願提名川普角逐諾貝爾和平獎。(路透) 路透

安倍經濟學打底 日本通膨回來了

富達國際日本投資長鹿島美由紀則認爲,以前日本政府雖然設法對抗通縮總是沒能成功,但是現在成功了,通膨回來了。

她認爲,已經擺脫通縮轉向適度通膨的日本,經濟可望持續增長,日本企業也一反過去長期經濟萎縮時期的消極態度,更願意將手上的現金部位進行投資,這會對日本經濟挹注增長動能。

鹿島美由紀回顧,「在失落的30年間,日本企業面對通縮環境不願投資,導致1989至2012年間名目GDP幾乎停滯甚至萎縮,資產價格下跌、股市低迷。」2012年安倍經濟學問世後,企業獲利與股價同步回升,經濟重啓成長循環。

她指出,兩年前東京證交所公佈,日本上市企業中有一半的股價淨值比低於1,但經過東京證交所大力呼籲強化股東權益報酬、改善估值與獲利結構後,如今情況已明顯改善,東證主板成分股中,超過九成企業有充分揭露資訊,且仍持續進步。

「企業經營心態不同了,股息派發規模顯著成長,併購活動日益活絡,企業體質正持續強化」,鹿島美由紀指出,如今的日本再次回到自2012年以來的穩健成長軌道。

本通縮已經正式結束了,現在日本政府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確保薪資能持續增長 美聯社

日本企業賺錢了 重返擴張之列

鹿島美由紀指出,日本GDP和股市兩者呈正相關,由於日本政府推動的策略讓GDP持續增長,且日本通縮已經正式結束了,現在日本政府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確保薪資能持續增長,成爲溫和通膨的支柱;而由於日本人口持續減少,勞動力短缺,以及2019年勞動法規改革,明確限制加班時數,她認爲日本薪資是能夠持續增長的。

美國關稅對日本的影響,鹿島美由紀認爲,沒有外界想像的那麼高;她表示,「很多人以爲出口佔日本GDP的四十趴,甚至五、六十趴,其實這是刻板印象」。

她表示,出口當然對日本很重要,但是它只佔日本GDP的22%,相較其他已開發國家或亞洲國家,它對日本的重要性,沒有像其他國家那麼高。當然,關稅一定是負面影響,但大部分日本企業都在持續消化這關稅的影響;投資人接下來應該思考的是企業獲利的增長。

延伸閱讀》女首相來了2/愛囤現金的日本人也進場了 日股還能繼續走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