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批日本被寵壞!美媒分析川普對日本「不再特別」:全面消弭赤字
▲日本首相石破茂今年2月遠赴華府,和美國總統川普會面。(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羅翊宬/綜合報導
日本長年視自身爲美國在亞洲的核心盟友,期盼仰賴「特殊關係」在貿易談判獲得優待,卻在美國總統川普第二任期遭到冷處理,雙邊貿易協商曆經7輪仍未見進展,日本首相石破茂更罕見收到美方威脅信函,若未於期限內達成協議,將加徵25%關稅。分析指出,日本錯估川普政府對傳統盟友的態度,導致既有戰略不再奏效。
根據美媒《華盛頓郵報》,日本政府原本寄望透過積極推銷日本在美投資、創造龐大就業機會等友好貢獻,延續前首相安倍晉三時期與川普建立的互信友誼,重啓TPP後續合作。但現實卻是川普對日本頗有微詞,甚至在公開場合批評日本「被寵壞」,認爲日方在貿易上佔美方便宜,對其毫不手軟。
觀察人士指出,日本過度依賴舊有「誠意外交」與「投資數據」,試圖以軟性手段換取貿易讓步,卻未看清川普對赤字的高度敏感與零容忍。布魯金斯學會亞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索莉絲(Mireya Solís)分析,川普不會因安全同盟關係而網開一面,一切迴歸「數字導向」與「本國優先」原則。
索莉絲感慨表示,「他們(日本)正痛苦認清一件事,日本對川普而言並不特別!在川普眼裡,只要一看到貿易赤字,他就不會去想到『這是我親密的安全夥伴』,他眼裡只看到赤字。」
▲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前往白宮,美國總統川普參與美日關稅談判。(圖/達志影像)
儘管日本自2019年起即爲美國最大外資來源、創造逾百萬個就業機會,川普依然態度強硬。首輪談判時,川普甚至親自現身,並將寫着「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紅帽送給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展現友善姿態,但卻未轉化成任何具體進展。
負責談判的日本代表赤澤亮正坦言,「感覺仍在『五里霧中』中徘徊」,言語中流露出對局勢的茫然與挫敗。
報導指出,美國與日本在貿易談判上的兩大症結,分別爲汽車與稻米。日本政府統計,2024年日本對美出口汽車達140萬輛,卻僅進口美國車1萬6千餘輛。川普認爲這構成巨幅逆差,批評日本市場「封閉不公平」。
日方則強調,並未刻意設限,而是美國車款體積龐大、耗油量高,難以行駛在狹窄的日本街道,不符合日本消費習慣與道路條件。
汽車產業爲日本經濟命脈,談判代表拒絕在關稅讓步,僅願重新檢視安全技術標準。儘管日本要求美方撤銷現行25%汽車關稅,但至今卻仍無法取得進展。
▲日本東京餐廳老闆利用從美國加州進口的米煮飯。(圖/路透)
至於稻米,更具有高度象徵性與敏感性。日本傳統飲食文化中對國產「秈型米」情感深厚,稻農背後亦有強大遊說勢力。川普曾宣稱日本對美國稻米課徵「700%關稅」,儘管日方強調已根據WTO設置「最低進口配額」,每年可免稅進口77萬噸稻米,美國爲最大供應國,但政治爭議依舊難解。
曾參與TPP談判的大江博直言,美方對稻米與汽車的立場比第一任期更爲強硬,日方必須認清已無「特別待遇」可言。他甚至建議,當前局勢下,「接受更多美國稻米其實才符合國家利益」,既可協助低收入家庭因應物價上升,也有助於破局談判,實現「雙方各退一步」的可行解方。
日本前駐美大使藤崎一郎則指出,美日應團結應對北韓、中國等區域威脅,貿易對立反而削弱整體戰略安全。他語重心長地說,「如果美方的勝利是大寫的Win,那我們的win就用小寫也無妨。」
►川普38年前專訪曝!關稅泄憤對象「就是日本」:他們豪奪美國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