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成果全被匯率吞掉!工具機業者悲吐現況:我不做可以吧
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還未到,新臺幣已瘋狂升值。(圖/美聯社、截圖自永豐銀行APP)
「我們努力的成果都被這個匯率所侵蝕掉,對士氣的打擊跟殺傷力是很大的。」臺灣機械工業公會理事長莊大立表示,今年5月以來新臺幣匯率失速暴衝,造成業界恐慌,有些業者已選擇暫時不接單,因爲接單根本是虧損在賣,「大家都很清楚、政府應該也很清楚。」
在全球慶幸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大刀有90天的豁免期,沒想到臺灣卻自己先點燃貨幣戰大火,短短兩個月,從1美元兌換新臺幣32元一舉飆破到28元,升幅超越一成,高居亞幣升值王。
CTWANT記者整理近期匯率變化,4月時在32.6元左右相對穩定,5月一到就風雲變色,5月2日單日升值3.07%,收31.064元,創下16個月來最大單日升幅,外資大舉匯入,5月5日再度升值4.5%,收29.672元,創下1988年以來最大單日升幅。
6月匯率升勢更驚人,直接升破29元,最高收在28.904元,創下三年來新高,直到6月最後一個交易日,因收盤價將爲上市櫃企業半年財報換算參考值,央行緊急出手、收盤驟貶7.22角,以29.902元,收在當日最低價。
然而7月2日又繼續狂升,重返「28字頭」,7月4日盤中還衝破28.8元關卡,到28.792元,續創逾三年來新高,跟3月底的33.274元比起來,升幅約15%。
對實打實的製造業廠商來說,臺幣暴升不是帳面數字遊戲,而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直接損失,尤其中小企業毛利就不高,而新臺幣只要升幅超過競爭對手日本、韓國,客人就會改買比較便宜的日製或韓製商品,因此第二季這升值亂流中,有的中小企業乾脆不接訂單,有的廠商直接選擇不幹了。
傳統螺絲廠積極做自動化轉型,但在目前的國際情勢下很辛苦。(圖/報系資料照)
工具機大廠程泰集團董事長楊德華表示,目前在手訂單合計逾22億元,先前接單時新臺幣匯率報價在33元至32.5元,5月卻升破30元,速度太快根本來不及避險,爲了公司信譽,只能「含淚出貨」。
「已經接單的部分,一定是獲利會損失、會減少,甚至虧錢的狀態,後面新接的訂單,也會被迫去漲價。」位於高雄的螺絲廠、翊創國際企業總經理陳𫖮任表示。高雄岡山是臺灣螺絲扣件重鎮,過往立足臺灣、出口全球,但廠商平均毛利率僅約15%,今年美國對等關稅還未真正到來,眼前這波臺幣升值,已讓廠商努力幾乎歸零。
臺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莊大立積極爲產業發聲。(圖/報系資料照)
「都沒單,這波匯率大家都虧大了。」一位工具機的零件業者跟CTWANT記者抱怨,他們真的像是產業中的「小螺絲釘」,小到沒人關注,「那我不做可以了吧!反正我65歲了乾脆收一收」,「整個產業當然會是有人賺、有人賠,但我們不是『被平均』的數字,我們是『人』耶。」
勞動部7月1日公佈最新的無薪假企業爲171家、人數2878人,兩週內增加11家。勞動部條平司副司長王金蓉表示,這次金屬機電工業增加9家、共95人,的確都是小型的金屬製品、機械設備、製造等廠商。
莊大立表示,機械或工具機業通常要向交期較長的鑄件、控制器等關鍵零件業者先下單,交期較短的零件,等有訂單時才向協力廠商採購,然而目前新臺幣匯率,讓不少業者沒有信心,寧可休息,也不願意接單下單,進而影響整個供應鏈,所以業者們已普遍不看好下半年出口表現。
六月底,莊大立在「食品機械產業標準發佈會」談到新臺幣升值議題時,提起央行總裁楊金龍曾說「進出口兩邊會互抵,不至於哀鴻遍野」,他苦笑地迴應,「我們目前已是哀鴻遍野了呀!」
更多 CTWANT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