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申請父親不動產列管 成功阻詐600萬
新北市府透過行動銀髮俱樂部宣導「不動產防詐暨地籍異動即時通」,提升長者防詐意識。圖/新北市地政局提供
詐騙集團猖獗,地政局人員認爲,行政手段加上主動關懷提問,確能發揮阻詐效果,但有的人怎麼也說不通,令人頭痛。
新北板橋黃姓女子今年4月聯繫板橋地政事務所,反映她73歲父親3月時遭詐騙,雖及時報警逮人,但她父親深信不是詐騙,家人擔憂黃翁可能再度遭詐,請地政所列管不動產。
幾天後,王女自稱代理黃翁到三重地政所申辦不動產抵押權登記及預告登記案件,三重所致電黃翁防詐關懷提問;黃翁表示,抵押借款600萬元是爲投資國際賽鴿,但不清楚申辦登記內容,也不認識對方。三重地所認爲情況有異,轉而致電黃翁女兒,黃女要求暫停受理,帶着父親趕往,地所也通知轄區警方,聯手阻詐保住他的老本。
今年6月,北市古亭地政所有一名長者到地所辦抵押權設定與信託登記,多名壯漢隨行。承辦人員判斷有異,啓動防詐關懷詢問並知會警方到場,長者卻對登記內容語焉不詳,都由地政士代答,疑點重重。地政人員與警方勸說後,當事人驚覺有異撤案,隔日更赴警局報案。
高雄地政局稱有一名70歲市民疑受網路投資羣組誘惑,擬以不動產抵押購買「穩定幣」等加密貨幣,警察勸說後才放棄,這類誆稱投資的詐騙案,利用高齡長者對投資理財知識不足及加密貨幣的陌生感,以關懷或推薦方式誘使被害人做不動產抵押設定,趁機詐財。
桃園市地政局表示,有當事人因資金需求將房產資料交給金主,但有與對方約定須達到一定條件才能設定抵押,未料金主卻逕自設定,當事人收到簡訊趕緊攔截、提告;還有1件是房屋等印鑑與權狀被家人偷偷拿去抵押設定,當事人接獲地籍異動即時通通知,緊急阻止。2起阻詐房產總值約25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