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O看過來 「青年暑期社區職場體驗計畫」提案今開跑

去年參與計劃青年陳沛婷(左)、羅冠貽(右)參與「甜韻糖路」展覽場地佈置。圖/青年署提供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每年辦理「青年暑期社區職場體驗計劃」,由非營利組織提供場域與職缺,讓青年有機會於就學階段進行職場體驗。114年計劃正式開跑,青年署邀請全臺從事社區產業、推廣社會公益的非營利組織踊躍提供暑期職缺,自即日至3月17日開放線上提案。

「青年暑期社區職場體驗計劃」是由青年署每年提供300個單位,每單位至多3名體驗學生,讓青年有機會於就學階段進行職場體驗,及早規畫未來職涯方向,同時發揮創意與專業能力,有助於非營利組織發展。

青年署說,去年暑假「臺南市文化協會」透過計劃媒合到2名青年學生,分別是來自雲科大視覺傳達設計系陳沛婷,以及臺大歷史學系的羅冠貽。陳沛婷負責活動視覺及周邊產品設計,羅冠貽則負責活動規畫、研討會論文及新聞稿撰寫。

兩名學生協助協會辦理多場文化活動及工作坊,並共同籌辦「糖業建築遺址」國際研討會及「甜韻糖路」展覽。展覽於臺南市立博物館展出,跳脫傳統文字展示方式,以創意設計呈現,成功吸引大衆關注,觀衆反應超出預期,館方甚至主動提出希望延長展期,讓更多民衆有機會深入瞭解糖業歷史與文化魅力。

青年署說,在一個半月的體驗過程中,青年學生注入創意及想法的注入,爲協會長期關注的文化議題帶來創新想法,並突顯文化傳承的重要性。除了推廣傳統文化外,也有助於提升青年學生往後相關產業就職意願,展現計劃帶來的多贏效益。

青年署說,本計劃提案全程採線上操作,並提供懶人包範例、操作手冊,首次提案也能快速上手。藉由參與本計劃,非營利組織能借助青年創新思維,爲組織建立有效率的執行模式,推廣長期關注議題。青年署廣邀全臺非營利組織至「RICH職場體驗網」提案。此外提案單位每輔導1名學生,並完成結案報告繳交者,青年署提供1200元輔導費。

「青年暑期社區職場體驗計劃」協助青年參與職前訓練,爲日後工作奠定基礎。圖/青年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