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友注意!硼多會中毒、少會生病 農改場揭黃金比例
「硼」是作物所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如果使用過多,易造成作物毒害;但如果缺乏,又易造成植株或果實產生生理障礙,因此農業部高雄區農業改良場籲請農友謹慎使用硼元素肥料。(圖/農業部)
「硼」是作物所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如果使用過多,易造成作物毒害;但如果缺乏,又易造成植株或果實產生生理障礙,因此農業部高雄區農業改良場籲請農友謹慎使用硼元素肥料,適當的稀釋倍數以及用量的掌握相當重要。
高雄場表示,硼對作物生長扮演重要角色,包括參與氮的代謝及鉀的運輸,硼元素和鈣結合有助於細胞壁生成,作物也需要硼幫助開花授粉,來提高結果率,此外硼也可增強作物抗旱及抗病能力。
高雄場說明,常用含硼的材料包括硼砂及硼酸,硼砂可搭配其他肥料作爲基肥,短期作物與雜糧每分地使用量爲0.5-1.0公斤,而長期採收作物的使用量則以每分地1-2公斤爲佳;過量使用易導致作物硼中毒,葉片會呈現黃化焦枯之症狀。硼砂及硼酸皆可溶於水,可擇一與水溶性肥料一起進行土壤灌注或葉面噴施。
使用於瓜菜及茄果類幼苗期土壤灌注時,以稀釋5,000-8,000倍爲佳;而成株或開花株對於硼元素需求較高,以3,000-5,000倍灌注爲佳,澆灌次數以3-4次爲限,此外,用於葉面噴施則建議以8,000-10,000倍爲佳,一個期作以4-6次爲上限,但仍需依植株生長勢及果實表現視情況調整使用次數。
高雄場強調,硼微量元素使用需小心,過量會對植株造成傷害,進而影響植株生長勢,導致產量下降,而硼不足則易造成生理障礙,進而影響品質。
高雄場補充,土壤酸鹼值(pH)也會影響作物對於硼等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建議土壤酸鹼值需維持在5.5-7.0之間爲佳,目前全臺各農業試驗改良場所皆有提供檢驗土壤服務,歡迎農友將土壤樣品送至試驗改良場所進行土壤分析,清楚掌握土壤酸鹼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