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創新、科技領航!國慶舞臺綻放臺灣精神
逾20種臺灣花卉在今年雙十國慶大典舞臺上齊放光彩。圖/農業部提供
今年雙十國慶大典舞臺以「綻放臺灣」爲主軸,從「農業、創新、科技、海洋」四大意象發想,農業部10日表示,結合超過20種國產花材與10餘種國內學研單位育成優良品種,搭配3D列印製作象徵海洋的藍、白色硬體框架,精心佈置觀禮臺、主席臺及司儀臺,象徵希望與祝福,傳遞臺灣堅韌與希望的精神。
國慶花藝的幕後英雄,是農業部在雙十連假還發新聞稿的重點!農業部表示,10多個學研單位育成的品種,包括農業部旗下的花卉創新園區研究發展中心所育成的火鶴`臺農9號小仙子';高雄區農業改良場的斑葉電信蘭`高雄1號曙光'及火鶴`高雄3號紅玲'、`高雄4號紅星'、`高雄5號維納斯'、`高雄6號蒙娜麗莎';臺東區農業改良場的腎蕨`臺東1號'。
來自學術單位則有中興大學育成的常春藤`皮卡啾',嘉義大學育成的蝴蝶蘭`HTM1951#19',這些不僅呈現花卉綠植絕美色彩與姿態,更象徵臺灣人民在挑戰中展現的堅韌與希望,傳遞持續向前邁進的力量!農業部強調,截至目前,已取得我國植物品種權1,675件中,花卉類有1,327件,佔比高達8成,展現臺灣花卉具國際競爭力的創新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