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被當天然滯洪池 臺中港區農民抗議農水署不理

臺中港區民族路、八德東路北側一帶農田飽受淹水之苦,每逢颱風豪雨就成「水鄉澤國」,在地農民求助無門逾20年。市議員陳廷秀質疑農水署改制升格後,對地方業務掌握不清,基層反映乏人理會。市府則表示不會坐視,已介入作閘門,減輕水患。

槺榔里長洪水家表示,地方多年來不斷陳情卻始終無果,「中央不該把農田當成天然滯洪池。」他強調,農田長期積水已嚴重影響農作生產與生活環境,呼籲中央正視現場實況,應提出明確的「閘門擴建與排水道改善」計劃,編列預算、落實施作,從根本上解決「逢雨必淹」的困境,讓農民不再年年忍受泡水之苦。

李姓農民說,這些年多次向農田水利署反映,卻得到「區域排水屬地方政府權責」的迴應,導致問題長期懸而未決。如果農水署再不處理,我們不排除組團北上,直接到農業部去協調!農民批評中央長期忽視基層民怨,視農民生計於無物。

議員陳廷秀表示,港區農田積水問題延宕近20年,地方政府雖已採取權宜措施,但根本問題仍需中央出面解決。他希望水利局持續與農水署溝通協調,儘速擬定具體改善方案,「這不是政治問題,而是民生問題,農民的聲音不應再被忽視。」

水利局長範世億說明,隨都市發展,農地面積減少、排水系統複雜化,農民則期待非豪雨季節,農田不應長期積水,否則農損嚴重。範世億指出,自水利會改製爲農田水利署後,未完全適應角色轉變,地方問題遲無解決。

他強調「市府也不能坐視」,水利局已完成民族路周邊水閘門工程,防止側溝及下水道雨水倒灌入田,雖屬應急之策,但至少先緩解農民燃眉之急,盼中央儘快接手後續的根本整治工作。

清水工作站站長莊銘記表示,該排水道屬於暗溝連通臺中港5號碼頭排水口,每逢漲潮時將關閉閘門,以免海水倒灌,待退潮時纔會開啓,若遇颱風大雨時,目前僅能加派大型抽水機應急,目前已向中央再申請一臺抽水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