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七月普渡做愛心 宮廟供品助弱勢家庭
▲臺東鹿野鄉「寶華山慈惠堂」、臺東「威虎堂」普渡供品做愛心。(圖/記者楊晨東翻攝)
記者楊晨東/臺東報導
每年農曆七月各地家庭及宮廟紛紛舉行中元普渡,備妥供品祭祀祖先與「好兄弟」,祈求平安。近年來,不少宮廟更將信衆捐出的供品轉化爲公益力量,送往弱勢家庭及社區關懷據點,讓愛心延續。
鹿野鄉「寶華山慈惠堂」、臺東「威虎堂」今年普渡儀式後,陸續將白米、沙拉油、泡麪、醬油及餅乾等生活物資,分送至縱谷地區弱勢家庭與社區據點。受贈民衆表示,不僅獲得實際幫助,更感受到社會的溫暖與支持。
慈惠堂常務監事賴永勝指出,佛教盂蘭盆節與道教中元普渡的核心精神,皆在於普渡衆生。慈惠堂多年來秉持此理念,將普渡後信衆的愛心供品整理後,分送到需要的地方,實現宗教信仰結合公益的力量。
「威虎堂」主委、臺東縣議員陳宏宗則表示,信衆不僅樂於配合捐出供品,更主動挑選白米、沙拉油等日常必需品,讓受贈家庭與據點能即時運用。他強調,事前也會徵詢接受單位意見,多數受助者認爲能夠「呷平安」並樂於接受。
除了弱勢家庭,社區關懷據點同樣受惠。由於不少據點每日需提供長輩餐食或送餐服務,白米與食用油需求龐大,此次獲贈近百公斤白米與油品,節省不少餐食開支。而山區國小課後照顧班也在慈惠堂的支持下,收到大包裝餅乾作爲孩子們的課餘點心,場面溫馨。
透過信衆與宮廟的共同參與,中元普渡不僅是傳統祭祀儀式,更成爲傳遞關懷、凝聚社會善念的重要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