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女孩從月薪800的洗頭妹到年薪40萬的程序員,靠的是什麼
今天讀到《鬆馳感》一書中的片段,提到自學能力的重要性。
作者郝培強,他是程序員出身,多次在北京和上海創業。
這本書書名雖是《鬆馳感》,其實內容與鬆弛無關,不知爲啥取這個名字,顯得很雞湯,是不是圖書編輯爲了好賣,這麼取名的,不贊同這麼幹。
他說,自學能力強的人潛力巨大,前途無量。
他舉了前妻的例子。
他前妻原來是農村的,初中未畢業,隨着姐姐來到北京,姐姐由理髮的打工小妹,變爲衚衕裡開理髮店的。
妹妹給姐姐打下手,一月工資800多,某天來了個理髮的小哥,穿得體面,一聊月薪8000元,大學畢業後上了xx青鳥培訓班學的編程。
她被震驚,掂量一下,躍躍欲試,於是在姐姐和姐夫的支持下,買電腦8000,報班1萬,就去學了編程。
出來後在兩三家企業幹,前兩個沒幹多久被辭退,直到第三個企業,遇到的甲方對接人是作者,經過他的指導幹下來了。
在作者的資源加持和指導之下,前妻水平節節拔高,做過創業公司裡ios首位開發者,在360幹過,後來進了BAT級別的公司帶小團隊,年薪40多萬。
從他的字裡行間,可以看出他前妻的優點在於:
1.堅強能吃苦。即使被老闆罵哭,擦乾眼淚繼續幹,直到幹好。
2.嚐到了自學技術帶來的甜頭,勇往直前,比起原來伺候人的洗頭妹根本不是一個階層。
3.人緣不錯
4.遇到貴人,作者便是。
讀到這個故事,震驚吧。
想想我大學期間爲了考計算機二級,暑假花了500元報名上學習班,結果還沒通過考試,與自學八杆子打不着。
普通人爲啥不喜歡自學呢?
1.不知道學啥。學寫作?學英語?學編程?
2.一般學兩三天搞不懂就學不下去了,覺得自己笨,不自信,不是那塊料。
3.覺得不划算,學個東西之前,首先上來會問需要學多長時間?如果需要半年,一般會放棄。
以上,你覺得是這麼回事嗎?關於自學,你有哪些心得,歡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