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沒了?有2千億美元驚人承諾?郭正亮爆臺美談判內幕
美國對臺加徵「20%+N」對等關稅,持續衝擊臺灣產業。(圖/本報資料照片)
美國對臺加徵「20%+N」對等關稅,持續衝擊臺灣產業。總統賴清德21日表示,臺美關稅談判「近日期待會有良好進展」,目前正朝「降低暫行關稅20%、且不再疊加原稅率」的方向努力,但前立委郭正亮22日表示,臺灣可能已對美方承諾高額投資金額。他透露:「我聽到的是2000億美元,那非常驚人!」
郭正亮22日在中天節目《大新聞大爆卦》中卻爆料內幕,直言「+N可能沒了」,暗示臺美之間恐有更深層的「產業交換」條件。他認爲,美方並非只關心半導體,而是要整個供應鏈生態系統「一起過去」,恐造成臺灣高科技人才大量外流,對就業與內需形成長期衝擊。
郭正亮指出,副總統蕭美琴日前的談話透露關鍵訊號,強調美方「要的不是半導體,而是整個生態系」,這顯示臺灣很可能在談判中同意配合美國建構科技供應鏈。他說:「我們當初提出替代方案,要幫美國規劃科技園區,那就是整羣人都要過去,美國不需要你規劃,直接整羣搬就好。」郭直言,這樣的結果雖然短期對股價影響不大,但對臺灣的消費、稅收與就業會帶來長遠傷害。
他研判,這場談判極可能以「人才與產業交換」爲籌碼,美方同意讓臺灣部分關稅優惠,作爲臺灣高科技產業赴美投資的回報。「我認爲這裡面做了交易——我們整個高科技供應鏈過去幫你建構,美國就讓+N免了。」郭說,但他強調「不太可能20往下降」,美方並未真正將臺灣放在日韓同級的貿易位置上。
郭進一步分析,美國對臺政策一向保留,關鍵在於臺灣對中國的投資規模。他說:「美國從來沒把臺灣放進15%關稅領域,因爲我們在大陸投資太多。如果臺灣關稅太低,中國大陸就會透過臺灣洗產地,美國當然不會答應。」相較之下,日本、韓國沒有這層問題。
此外,郭正亮還爆出驚人內幕,臺灣可能已對美方承諾高額投資金額。他透露:「我聽到的是2000億美元,那非常驚人!」郭質疑,若加上國防預算提高,「請問錢從哪裡來?是要從外匯存底撥?還是增稅?成立主權基金?」他呼籲立法院應密切監督,避免政策在未經完整評估下,讓臺灣陷入「人才出走、財源緊縮」的雙重風險。
郭最後強調,這次臺美談判的重點不只是關稅,而是臺灣的整體產業戰略與經濟主權問題,「如果我們用產業、用人才去換稅率,看起來短期有進展,但長期恐怕是失血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