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中俄印團結挑戰川普 背後爾虞我詐

在中國天津舉行的上合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俄國總統普亭(左)、印度總理莫迪(中)在媒體前兩度同框,表現熱絡。(美聯社)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在天津聚首,彼此微笑、握手,互動熱絡,紐約時報分析,這場峰會旨在展現團結,呈現中俄印友誼可以做爲美國全球領導地位的「替代方案」,雖然三國之間依然存在嚴重歧見。

專家指出,三巨頭同臺的場景具有多層意涵。習近平與普亭的親切互動,意味着中俄密切結合可以成爲挑戰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莫迪希望讓世人看到, 如果川普政府持續透過關稅孤立新德里,印度其實還有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重要朋友,即使中印之間仍有邊境糾紛尚待解決。

印度智庫塔克夏許拉研究所(Takshashila Institution)印太研究主任克瓦拉瑪尼(Manoj Kewalramani)說:「外界觀感是這次峰會的關鍵成份,白宮應該瞭解美國政策將導致其他國家爲了滿足自身利益,而尋找其他替代方案」。

以中亞、南亞國家爲主的20多國元首齊聚天津,凸顯川普總統造成地緣政治動盪之後,讓中國與俄羅斯得到結合伊朗、哈薩克、吉爾吉斯、白俄羅斯、巴基斯坦等夥伴的平臺。中國希望抓緊機會,在美國貿易政策混亂、在國際間不受歡迎之際,在華府與世界其他國家之間見縫插針,主張中國能成爲更穩定的世界領袖。

習近平、普亭與莫迪三人攜手的畫面,正是莫斯科日前表達希望重現「三頭馬車」(troika)的巧妙實現。莫迪與普亭旋即共乘一輛車前往另一場會議,進一步展現關係密切。俄羅斯官媒報導,兩人在普亭的加長型禮車上談了大約50分鐘後,正式會議纔開始。

而8月15日,川普也纔在阿拉斯加邀請普亭共乘他的「野獸」總統座車同赴雙普會的會談會場。

莫迪在社羣媒體發文寫道,與普亭交談總是受益良多,文中附上兩人同車畫面。

若在過去,深諳降低風險的印度官僚系統肯定會在如此敏感時刻儘可能避免對中國、俄羅斯過度展現友好。不過,川普對印度祭出如今高達50%的關稅措施,做爲印度購買俄羅斯石油的懲罰,讓印度已不想再與美國維持平衡。莫迪這回甚至在會議開始不久就在社羣媒體秀照片。

不過三位元首表面團結遮掩了深刻的疑慮和互相沖突的利益。中印的邊界問題未解,互相不信任。印度也不能期待以遭受嚴重製裁的俄國來取代西方經濟支持。中國則擔心俄國對北韓影響力日增。

俄羅斯總統普亭(右)在上合會中與印度總理莫迪(左)舉行雙邊會談,兩人並在鏡頭前熱絡的擁抱,充分顯示國際間的合縱連橫。(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