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綠能賽局 大陸碾壓美國
外媒報導,大陸在綠色電力輸送上已「碾壓美國」。圖爲新疆哈密市三塘湖風電場的電力線路、風機。 (新華社)
中美競爭的賽局近年也延伸到清潔能源的技術。有外媒報導,中國在清潔能源的綠色電力輸送上已到了「碾壓美國」的程度;其中在特高壓輸電技術上,中國多采直流輸電技術,除在傳輸過程中,幾乎無功率損失,也大大降低對煤炭發電的依賴。
《紐約時報》報導,「中國目前已建成並運行的此類輸電線路共有42條,每一條的輸電能力都超過美國任何一條電力主幹線。」中國積極擁抱清潔能源技術,其發展速度甚至超出官方預期。如今中國一半的新車都是新能源汽車,3萬多英里的高鐵路網全部靠電力驅動。
今年4月,中國風能與太陽能發電已佔全大陸總髮電量的1/4,這一比例在全球都極爲罕見。報導指出,中國大部分清潔能源都來自陽光充足、風力強勁的西部與北部地區,而人口與工廠卻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如何把西北部的綠色電力高效輸送至東部,成爲當下中國能源體系升級的核心任務。
報導稱,爲應對這一挑戰,中國正加快推進新能源接網和消納等相關工作的落實;去年5月,大陸國家能源局發佈《通知》,而投產新能源配套電網重點項目清單內涉及多條特高壓工程。
面對中國正着手建設全球首個覆蓋全國的特高壓輸電網絡,美國總統川普推行的「鑽吧,寶貝,鑽吧(drill, baby, drill)」政策形成鮮明對比。川普政府主張的能源政策是增加化石能源開採,並撤銷推動清潔能源應用的相關項目。
報導也指出,中國的多條線路採用直流輸電技術,使其在數千英里傳輸過程中幾乎無功率損失。這也影響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進程,決定中國能以多快速度減少對煤炭的依賴。
報導說,中國在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推動特高壓電網建設計劃,以投資刺激經濟、擴大就業。2011年日本福島核事故後,中國加緊發展遠程輸電網絡。這一舉措帶來切實的環保成果。美國芝加哥大學8月發佈的報告顯示,自2014年以來,中國空氣污染指數下降41%,人均壽命延長近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