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氛圍濃烈 滬深兩市連7個交易日成交量破2兆元

90後、00後「跑步進場」,牛市氛圍起,券商積極備戰,新開戶數同比激增71%。(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據《界面新聞》報導,6月底以來,大陸A股市場迎來了一輪牛市行情。上證指數從3360點附近一路攀升,在短短一個多月內連續突破3400點、3500點和3600點三大整數關口,呈現出「階梯式躍升」的強勁態勢。

截至8月21日,上證指數收於3771.10點,萬得全A在此期間上漲11.65%,科創綜指和創業板指表現更爲突出,分別上漲17.26%和16.57%。

隨着指數的快速上揚,市場賺錢效應顯著增強,吸引了大量增量資金入場,兩市成交額從1.2兆(人民幣,下同)躍升至1.8兆左右。截至8月21日,滬深兩市成交額已連續7個交易日突破2兆元。「指數上漲-資金流入-成交放量」的正反饋循環已然形成,牛市氛圍愈發濃烈。

行情帶動下,證券服務類應用的用戶活躍度大幅提升。易觀千帆數據顯示,7月證券服務應用活躍人數達到1.67億,環比上升3.36%,與2024年的1.38億相比,同比增長達20.89%,爲年內單月最高漲幅。

其中,月活人數達到千萬級別的證券服務應用有5家,華泰漲樂財富通APP以1135.58萬月活位居榜首,國泰海通君弘APP月活也達979.71萬。從環比漲幅來看,上榜的前50個證券類應用均呈現增長態勢。

與此同時,線下證券營業部也再度迎來開戶熱潮。大陸央行最新數據表明,2025年7月,居民存款減少1.11兆元,而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卻大幅增加2.14兆元,表明居民投資行爲正逐漸變得活躍。

券商數據顯示,7月A股市場新開戶數達196萬戶,同比激增71%,環比攀升19%。華北一大型券商營業部客戶經理王坤告訴《界面新聞》,「最近每天都有不少新投資者前來諮詢開戶,年輕人居多,很多都是看到這波行情後心動入場的。」

從開戶人羣的年齡結構來看,呈現出明顯的年輕化趨勢。多家券商對《界面新聞》表示,近期新開戶投資者中,85後和90後成爲主力,佔比約2/3。例如,興業證券上海天鑰橋營業部業務部總經理柳江斌表示,其所在營業部8月份以來新開戶數增幅明顯,環比增長在200%-300%。

華金證券上海分公司總經理他遠哲告訴《界面新聞》,「在本輪行情中,華金證券上海分公司的新開戶情況較爲樂觀,8月以來新開戶數量較去年同期增長20%左右,環比數據同樣出現增長。不過,本輪行情中,新開戶數尚未達到去年『924』行情時的規模。」

從新開戶投資者的羣體特徵來看,主要以80後、90後、00後爲主。他遠哲提到,「90後和00後客戶在公司近期新開戶數量中佔比較大,在其分公司新入市的客戶裡,80後和90後羣體佔比突出,這類羣體普遍信息獲取能力強,對新事物接受度高。從投資偏好來看,這兩個羣體對於新興科技及創新產業板塊展現出較高的關注度。」柳江斌也指出,新入市的客戶以90後、00後爲主,其所在營業部新開戶投資者中,年輕客戶羣體佔比約60%。

國金證券相關負責人透露,「近期公司新增開戶用戶中,90後與00後佔比顯著提升。這一現象折射出年輕羣體對證券市場動態的高度敏感,作爲伴隨互聯網成長的Z世代,社交媒體已深度融入其思維模式與生活方式。」

廣發證券對界面新聞表示,新增客戶的年齡分佈較爲均衡,80後和90後依然是主力,但00後積極入市的現象也不容忽視。

面對牛市帶來的業務量增長,券商紛紛對內部系統進行升級優化。西南證券稱,已成功完成理財銷售系統、TA系統、資金清算系統三套核心系統的全棧信創適配上線。

這段時間,上證指數站上3700點且爲衝擊3800點蓄力時,「慢牛」行情已成爲機構的共識,各家券商均認爲,這波行情起碼還要再延續兩年左右的時間。

招商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夏以萬得全A指數爲統計依據,對1999年至2024年這一時間段進行了劃分,共分爲5個時間段,並由此提出了「五年週期論」。在他的這一論述中,有一個顯著的規律,即年份「逢4逢9」時,萬得全A指數往往處於底部區域。像1999年、2004年、2009年、2014年、2019年以及2024年,該指數均處於底部區間。而在底部之後,指數通常會在兩年半至3年的時間內創下一個高點。

張夏對《界面新聞》表示:「當我們掌握了這樣一個最基本的原則和框架後就可以推測,2027年之前,指數應該都不會太差,仍將處於上行趨勢。」

市場預期正悄然生變,部分此前持保守態度的券商已上調對A股走勢的判斷。以東興證券爲例,其在年度策略報告中曾提出,今年A股將呈現結構性慢牛行情,高點預計在3800點附近。而在最新發布的中期策略報告中,東興證券對行情的判斷出現重大調整,明確指出3400點是行情新起點,A股已步入一輪中長期慢牛,當前市場階段遠未結束。

東興證券進一步分析稱:「短期來看,市場有望向4000點整數關口發起衝擊,這將進一步強化中期慢牛的市場共識,同時也有望持續激活場外資金對A股的配置積極性。從更長遠的維度觀察,我們堅信中國股票市場將創下新的歷史高度。」

對於資本市場的後續走勢,中航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董忠雲對《界面新聞》稱,「當前兩融餘額雖然接近歷史高點,但從兩融餘額佔A股流通市值來看,本輪槓桿資金體量仍處於2014年以來51%的均值水平附近,當前流動性與預期好轉驅動的牛市較爲健康。」

MSCI中國指數業務原總監黃凡認爲,當前A股正處於「牛市第二階段(成長階段)」,牛市還有後續階段要走。

國信證券分析師王開通過覆盤美股(2000年至今)、印度股市(2002年至今)、日股(2014年至今)的趨勢性或階段性長牛後也提出了類似的觀點。王開告訴界面新聞,「這三個市場的長牛均爲溫和上漲,而非高增長、低通膨的基本面『理想組合』,共性特徵在於居民股票資產持有周期長、交易換手低,同時企業通過穩定分紅+註銷式回購向市場注入的資金長期高於IPO、定增與併購重組的融資加和,使市場由『淨融資』轉爲『淨回饋』。」

華西證券分析師李立峰對界面新聞表示,這一波中長期「慢牛」是由制度改革、資金結構優化和經濟動能轉換共同驅動的。

當然,支撐牛市能夠持續的還有一股力量,這就是存款搬家。李立峰認爲,「當前居民存款搬家仍處於早期階段,一旦資本市場活力激發,則會產生居民存款搬家現象,從而促進『居民配置資金入市與股市慢漲』的正反饋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