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川普第2任期的美國將被中國遠遠甩在後面
歷史學家們將來可能會發現,美國川普總統的第2個任期的前幾個月是讓中國拉開距離把美國甩在後面的分水嶺。(圖/Sutterstock)
許多年來隨着中國經濟實力與國際影響力逐漸增強,西方的政治理論家們一直在設想一個「中國世紀」的到來。美媒《紐約時報》的專欄文章指出,但歷史學家們將來可能會發現,美國川普總統的第2個任期的前幾個月是讓中國拉開距離把美國甩在後面的分水嶺,很可能讓「中國世紀」提前到來。
《紐約時報》的評論指出,華盛頓和北京在川普的貿易戰中達成了沒有實質成果的暫時休戰,但這無關緊要。美方立即聲稱這是一場勝利,反而凸顯出川普政府和美國面臨的根本問題:在與中國那場更爲關鍵的的戰爭面臨慘敗之際,美國卻在目光短淺地關注無關緊要的小規模衝突。
文章說,川普正在大肆破壞美國力量和創新的支柱,他的關稅政策正危及美國企業進入全球市場和供應鏈的機會,他削減公共研究與大學的經費,迫使有才華的研究人員想要離開美國,他還想縮減清潔能源和半導體制造等技術項目。而中國的軌跡截然不同,在鋼鋁、造船、電池、太陽能、消費電子、藥物和高鐵等多個行業,中國已經位居全球首位。
文章表示,中國的做法取得了驚人的成果,例如深度求索(DeepSeek)推出人工智慧(AI)聊天機器人時,讓許多美國人驚覺中國在AI領域的進展,讓美國再次面臨類似「史普特尼克時刻」。
川普的政治盟友伊馬斯克曾將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比亞迪當成笑話,但比亞迪去年的全球銷量超越特斯拉,今年3月初其市值也超過了福特、通用和大衆汽車的總和。中國藥物研發正處於領先地位,2023年安裝的工業機器人數量超過了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即便被視爲中國軟肋的半導體,在華爲的突破性進展下,中國正在打造一條自給自足的供應鏈。
然而,文章指出,川普仍然執著於關稅,他似乎沒有意識到中國的威脅有多大。雖然中國也面臨着嚴峻的挑戰,例如房地產市場的長期低迷與人口老齡化問題,但無論是美國的關稅或其他貿易壓力,都無法讓中國放棄國家主導型經濟政策。
川普對關稅等權宜之計的盲目癡迷正在快速破壞美國強大之本,同時只會讓一個由中國主導的世界加速到來。如果兩國都按照目前的軌跡發展下去,中國很可能最終完全主導高端製造業,從汽車、晶片到核磁共振成像儀和商用飛機。中國的工廠將遍佈世界各地,並將以中國爲中心重新配置供應鏈。
相比之下,美國可能最終會成爲一個嚴重衰落的國家。在關稅壁壘的庇護下,美國企業將幾乎只能向國內消費者銷售產品。要避免這種嚴峻的局面,就意味着要做到兩黨共同支持的政策選擇:投資研發、支持學術科技和企業創新,爲國際人才和資本創造友好的環境。然而,川普政府在這些領域的做法恰恰相反。
文章最後說,本世紀究竟屬於中國還是美國,取決於兩國的決策,改變方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