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羣不再隱瞞!終於坦白不再與馮鞏合作的原因,一到春晚就出事
論謠言究竟能有多害人,看看小品演員牛羣的“悽慘”遭遇就明白了。
當初馮鞏和牛羣無疑是最好的搭檔,他們的演出幽默風趣,深受觀衆的喜愛。
可是突然有一天馮鞏的搭檔不再是牛羣了,大家對此感到很奇怪這麼好的搭檔怎麼就散夥了?
不過面對這些問題雙方一直都沒有迴應過,直到08年的一次採訪,牛羣才說出了不跟馮鞏合作的原因。
而他的經歷更是給廣大網友上了一堂課,影響深遠。
00:00/00:39
入行就遇到靈魂搭檔
因爲第一次說相聲,牛羣登臺演出的時候也是過於緊張,經過他抖的包袱全部都是冷冰冰的,觀衆也是感覺比較冷。
再加上牛羣緊張得像一塊木頭,渾身上下只有嘴在動,這樣就更加無法打動觀衆了。
演出並不怎麼圓滿地結束了,牛羣跟着隊伍回去的時候,就聽見同事們在背後議論他,甚至還覺得他不適合這個行業。
而聽到這話的牛羣感到一陣陣羞愧,但是他並沒有因此就想着放棄,反而是下決心要把相聲給說好了。
爲此牛羣還特意拜師劉學智,下決心要闖出一個名堂,幸運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只不過很可惜相聲是需要有搭檔的,這個時候的牛羣還沒有一個合適的搭檔,但一切都會有更好的安排。
牛羣沒有搭檔,在參加某部電視劇拍攝的時候認識了馮鞏,而這個時候的馮鞏也剛好沒有固定的搭檔。
於是雙方老師一合計就把兩個人湊到一起了成爲一個新的組合。
這下新的一個組合全新出爐,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磨合,馮鞏跟牛羣成爲了最佳拍檔。
只要是他倆出現的舞臺就一定充滿了歡聲笑語,兩人的感情也是非常深厚的。
事業一路飛昇,兩人的名氣也越來越大,甚至連續十年都在央視的春晚常駐了。
不過相對比馮鞏專注於相聲事業,牛羣就不一樣了,他在走紅後突然就迷上了攝影,甚至還利用業餘時間擔任中國足球隊的隊長,這對於相聲演員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情。
因爲這樣一來牛羣學習相聲的時間就大幅度縮水,所以馮鞏也勸過他專心於當下,但是牛羣不聽。
這連帶馮鞏也會受到影響,畢竟任何行業不勤加練習都會生疏的,不過這也不影響他倆登上春晚。
也正是他倆在舞臺上表現得太好了,所以大家並不知道背後的波折。
後來他不做攝影又去學習進修了,這也沒錯,馮鞏也表示很無奈,但最終兩人還是分道揚鑣了。
之後的春晚舞臺馮鞏的搭檔也是換了一個又一個,大家都很好奇牛羣爲什麼不跟他一起搭檔了。
而且兩人的晚年生活差距也特別大,牛羣變得特別窮都退休了還要到處去工作,這就更加讓不瞭解情況的網友感到迷惑。
再怎麼說牛羣也是火了好多年的,不應該這麼窮吧。
直到後來《魯豫有約》把牛羣請來做客才瞭解到爲什麼他不跟馮鞏合作,又是爲什麼淪落到“身無分文”的地步。
小小的決定換來的卻是悽慘結局
按照常理來說,牛羣這個時候名氣很大不缺錢,生活也比較好,根本沒什麼理由從政。
但咱們不知道牛羣是怎麼想的,在看到有人願意給他一個官職的時候,他沒有猶豫拋下馮鞏就去做副縣長了。
然而正是因爲這個決定導致了牛羣未來不僅事業全毀,就連名聲都被搞壞了。
當初牛羣在上任副縣長後,發現這個地方確實很貧窮,於是就儘自己所能的去幫助當地的建設與發展。
而且當地更是藉助了牛羣的人氣完成了破落山村到小康村鎮的一大步的跨越。
許多商家在得知牛羣去蒙城縣任職後,紛紛都去那邊招商投資等,不得不說蒙城縣的領導打了一手好牌。
他自己不出錢不出力,只需要把牛羣拉過來做免費的勞動力。
畢竟所有金錢利潤都是看在牛羣的面子上纔有機會落到蒙城縣的身上的。
而牛羣也是十分開心,畢竟沒有人看着自己的勞動成果還會不開心的呢。
之後爲了讓縣城裡的人過上好日子,牛羣就開始到處給縣裡邊拉投資,什麼學校、修路等各種各樣的事情全部都辦好了。
可惜有的時候人們的想法一般都是既然不能爲我所用,那就只好毀掉,這就是人性的貪婪與黑暗。
而這個苦果也應在了牛羣身上,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就有謠言說牛羣貪污了。
這話換成是誰,誰聽了都委屈,畢竟牛羣爲村子做了這麼多事,也沒有額外收取費用,爲什麼會被誣陷貪污呢?
據說是因爲有人想貪污,想讓牛羣多弄點錢,可惜他並沒有答應對方,但也因此被人記恨了。
而牛羣則是越想越委屈,他累死累活只是想讓村子發展起來,可是萬萬沒想到最後竟然被誣陷貪污。
爲此牛羣更是氣不過,於是就主動申請了有關部門對他的調查,希望這樣能夠證明自己的清白,粉絲也都期待能夠好消息。
而官方也力證牛羣是冤枉的,但是當時關於他貪污的謠言散播得實在太厲害了,根本沒有辦法有效制止,爲此他還辭去了這份工作。
牛羣的好名聲全部消耗殆盡,而且一般這個時候就帶着自己的積蓄好好過日子就可以了。
可偏偏牛羣是個很看重名聲的人,他爲了挽回自己的好名聲不惜撒錢,甚至就連家庭都不要了。
爲此妻子甚至跟牛羣大吵一架,責怪他爲了所謂的面子、名聲直接就連孩子都不顧了。
要知道沒有錢孩子未來上學怎麼辦,家裡吃飯怎麼辦,但牛羣卻一意孤行,最終成爲了孤家寡人。
有人說他繼續去跟馮鞏搭檔出演小品不就能賺錢了,事實上這個想法不用大家提議他也會去做。
他希望馮鞏再給他一次機會,他一定專心學習相聲,馮鞏看着曾經的默契搭檔過得這麼拮据,終究是於心不忍,只好帶着他繼續工作。
兩人的默契依舊存在並沒有因爲歲月而變得陌生。
只不過很可惜,自從貪污事件發生後,牛羣的名聲就差了,他跟馮鞏準備的節目,春晚就不會給通過的,但是馮鞏跟其他人一起的作品就通過了。
這把牛羣的心情給搞得十分鬱悶,幸運的是後來趙本山帶着他登上了春晚,只是很可惜這是他最後一次上春晚舞臺。
人生路上本就有許多岔路口,有時候選對了很可能就扶搖直上,選錯了或許就會像牛羣這樣。
北大才子陳生的遭遇也是這樣,但好歹最後的結果比牛羣要好很多。
這些例子也算是警醒世人,在處理類似的事件上都不能盲目、毫無保留地去做,畢竟人性本就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