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曲國際法打壓臺灣 北京閱兵的法律戰陽謀

▲9月3日,中國政府將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大會。(圖/路透社)

●洪浦釗/東海大學中國大陸暨區域發展研究中心副執行長

9月3日,中國政府將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大會,包括檢閱部隊與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爲此廣邀各國政要參加,以壯大宣傳聲勢。

這場檢閱部隊不是單純的軍力展示,而是企圖壟斷話語權的角力。北京要壟斷二戰的抗戰歷史敘事,關鍵就在於屏除中華民國的角色。在它的說法裡,抗戰勝利不屬於中華民國,而只專屬於中國共產黨與中華人民共和國。

天安門閱兵企圖壟斷抗戰敘事 壓縮臺灣國際空間

藉由這場活動,北京刻意連結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企圖將「中共是抗戰唯一正統」與「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綁在一起,塑造成法理事實的國際共識。這就是中國「法律戰」的真實目的:一邊改寫歷史,一邊扭曲國際法,藉此把臺灣的國際空間全面壓縮。

《舊金山和約》的戰後留白

二戰的結果,以德義日爲主的軸心國戰敗,開啓相關戰後合約的進行。在戰勝國與日本所簽訂的《舊金山和約》中,「日本放棄其對臺灣及澎湖羣島之一切權利、權利名義與要求。」條約裡並沒有指定交付給誰,顯示當時的戰勝國刻意保留臺灣地位問題。

北京常拿「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當作依據,但這些只是戰時宣示,沒有條約效力。真正具有國際法拘束力的,是把臺灣問題留白的《舊金山和約》。

正因爲戰後這個留白,北京才急於用2758號決議來填補,硬要把臺灣納入中國的一部分。這個留白,不是「臺灣沒有主人」,而是開啓了中華民國在臺灣延續治理的空間。自1945年接管以來,中華民國政權就在臺澎金馬行使完整統治,並在1990年代完成民主化轉型。換句話說,國際法的留白與現實統治的延續結合在一起,纔是今天台灣地位的真正法理基礎。

▼北京刻意連結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企圖將「中共是抗戰唯一正統」與「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綁在一起,塑造成法理事實的國際共識。(示意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國際民主國會 戳破中國「法律戰」假象

1971年聯合國通過的2758號決議,處理標的只是「誰代表中國」,結論是把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蔣介石的代表。決議文裡沒有提到臺灣,更沒有授權北京代表臺灣人民。然而,北京近年來刻意將決議案等同承認「一中原則」,阻擋臺灣參與國際組織。事實上,決議案沒有處理臺灣的國際地位,更沒有禁止臺灣參與國際社會。

國際民主社羣已看穿北京的惡意操弄。美國、澳洲、荷蘭、歐洲議會、加拿大、英國、比利時、捷克等國會,近年相繼通過挺臺決議,明確指出「2758號決議不涉及臺灣主權」,並反對中國用錯誤解釋阻撓臺灣參與國際組織。這些民主國會的仗義之聲,正好戳破中國的「法律戰」假象。

北京另一個說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中華民國」,當然代表包括臺灣在內的「全中國」。這在國際法上同樣說不通。

國家繼承通常發生在原國家滅亡或完全喪失有效統治的情況。但中華民國自1949年退守臺灣以來,仍然在臺澎金馬行使完整治理。1992年國會全面改選、1996年總統直選,民主洗禮賦予中華民國政體新的合法性與正當性。這不是一個「消滅的國家」,而是一個自我轉型、持續存在的政治實體。

北京的繼承論無視這個現實,也刻意抹去臺灣人民透過選票展現的民意基礎。這不是陰謀,這是真正的法律戰陽謀。

臺灣不是挑釁者 而是捍衛自由民主生活的行動者

北京以閱兵爲舞臺,要把抗戰勝利與2758號決議綁在一起,製造「臺灣屬於中國」的假象行銷給全世界。

但鐵一般的事實是:《舊金山和約》沒有把臺灣交給中國;2758號決議沒有處理臺灣主權,只是更換「中國代表」;中華民國在臺灣從未消失,並透過民主化獲得新的合法性與正當性。

北京的法律戰不是在澄清歷史,而是在製造虛假的歷史。臺灣要做的,就是說清楚:我們不是挑釁者,而是捍衛自由民主生活的行動者。我們不是棋子,而是有能力決定自己命運的主體。

▼北京的法律戰不是在澄清歷史,而是製造虛假歷史。臺灣要做的,就是說清楚:我們不是挑釁者,而是捍衛自由民主生活的行動者。(圖/路透)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