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賺43億!青島啤酒,市值重回千億!
青島啤酒強勁的股價走勢,“擊潰”一衆機構分析。
一個多月之前,花旗、華興證券、大和證券等多家券商,紛紛下調了青島啤酒的業績預期和目標價。其中,花旗預測青島啤酒2024及2025財年的銷售將分別下調8%、9%,淨利潤下調11%、14%,同時將H股目標價由84.5港元降至79.1港元;而大和證券的預測則更爲悲觀,將H股目標價大幅下調24%,從69港元降至52.6港元,評級由“買入”調整爲“持有”。
面對機構的看衰,青島啤酒卻相當“爭氣”。截至4月15日收盤,青島啤酒港股已經從2月6日的47.5港元/股漲至59.65港元/股,漲幅約25%。而青島啤酒A股表現同樣強勁,2月6日到4月12日的股價漲幅超過16%,遠遠跑贏大盤1.18%的漲幅,市值重新回到了1000億之上。
確定性機會
如果用一句話概括最近青島啤酒股價走高的原因,那就是在“在不確定的時代,確定性就是黃金”。
此前,青島啤酒披露了2024年的財務報告:全年營收321.4億元,同比下降5.3%;淨利潤43.45億元,同比增長1.81%。
橫向對比珠江啤酒和燕京啤酒等地方性啤酒企業,它們的業績都要優於青島啤酒。根據財報顯示,2024年珠江啤酒的營收和淨利潤增速分別爲6.56%和29.95%,而燕京啤酒預計2024年的淨利潤爲10億元至11億元,增速爲55.11%至70.62%。
不可否認,青島啤酒2024年的業績“平平無奇”,但另一方面其盈利的確定性非常高,這也讓其有穩定分紅的能力。
披露年報時,青島啤酒同時還披露了分紅報告:擬每股派發現金股利2.20元,而在過去幾年青島啤酒也都有分紅,其中2021到2023年股派發現金股利分別爲1.1元、1.3元和2元。
統計顯示,2013年國內啤酒總產量達到歷史巔峰的5061.5萬噸,之後便進入下行週期。
到了2021年,國內啤酒市場纔出現短暫的回暖,但反彈的力量非常弱,且僅維持2年時間。據媒體統計,2024年國內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啤酒產量3521.3萬千升,同比下降0.6%,尚不及2013年的四分之三。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爲行業龍頭的青島啤酒也不可能獨善其身,拉長週期來看,過去幾年青島啤酒的業績都不算好,僅從營收增速來看,2020—2024年青島啤酒的營收增速分別爲-0.8%、8.67%、6.65%、5.49%和-5.3%。
不過,雖然營收表現平平,但青島啤酒的盈利能力還是比較不錯。2020年至2024年青島啤酒分別實現淨利潤22.01億、31.55億、37.11億、42.68億和43.45億,淨利潤增速分別爲18.86%、43.34%、17.59%、15.02%和1.81%,除了2024年以外,青島啤酒的淨利潤增速都維持在15%以上。
再聚焦到2024年,雖然淨利潤增速陡然下降,但這跟過去幾年淨利潤持續高增長有很大關係。從利潤率來看,青島啤酒的毛利率和淨利率逐年提升,2020年至2024年的毛利率分別爲35.33%、36.71%、36.85%、38.66%和40.25%,淨利率則分別爲8.38%、10.79%、11.83%、12.81%和13.98%。而從產品毛利率來看,2024年青島啤酒的啤酒產品毛利率爲40.11%,而在2021年至2023年這一項數據分別爲36.73%、36.78%和38.51%。
整體而言,作爲行業龍頭,面對持續萎靡的行業環境,除非青島啤酒涉足其他行業,否則在啤酒行業中想要實現高增長自然不太可能。但是,青島啤酒的盈利能力一直在提升,其盈利能力是有保證的,而這就可以給其帶來穩定的分紅。
高端化仍需努力
最近兩個月,青島啤酒的股價表現非常強勢。
以A股爲例,從2月6日開始到4月1日爲止,青島啤酒的股價漲幅超過16%,遠遠跑贏大盤3.68%的漲幅,市值也重新回到了1000億之上。不過,雖然最近表現亮眼,但從財報來看青島啤酒在高端化上仍需繼續發力,畢竟資本市場是靠預期驅動,僅靠“穩”字當頭是不夠的。
近年來,青島啤酒之所以能不斷提升盈利能力,關鍵就是在於高端化轉型。
此前,華創食飲團隊指出,從2019年至2023年,中國啤酒市場的銷量結構已從“大底尖頂”轉變爲“金字塔形”。未來五年,高端化將進入第二階段,核心將是8元以上價格帶的持續擴容。而在2024年上半年財報會議上,華潤啤酒高層表示“8元錢細分市場是目前中國啤酒高端化裡競爭最激烈的”。
據報道,早在2012年青島啤酒便開始推動高端化轉型。在產品端,青島啤酒陸續推出了奧古特、鴻運當頭、1903、全麥白啤、琥珀拉格等中高檔產品,後又在2022年以一世傳奇加碼超高端市場,換而言之,青島啤酒的高端化轉型已經超過10年了。
不過,雖然開始時間早,但青島啤酒的高端化轉型一直都是中規中矩。在市場份額上,2024年上半年青島啤酒的高端產品銷量佔比40.95%,低於華潤啤酒的50%和重慶啤酒61.03%;而在噸價差距上,目前青島啤酒的噸價爲4172元,百威亞太的噸價爲5210元,青島啤酒噸價僅爲百威亞太噸價的80%。
爲何青島啤酒的高端化轉型總是略遜一籌呢?這背後或許跟青島啤酒定位模糊有一定關係。目前青島啤酒的高端產品線涵蓋奧古特、1903、全麥白啤等十餘個子品牌,但缺乏清晰場景標籤;相比之下,華潤SuperX主打“年輕潮酷”,百威深耕夜店渠道,青島啤酒的多元化策略反而稀釋了品牌認知。
當然,除了自身問題之外,競爭加劇也是阻礙青島啤酒高端化轉型的另一重要原因。目前外資品牌如百威、嘉士伯仍佔據高端市場55%份額;本土對手中,重慶啤酒憑藉烏蘇啤酒在餐飲渠道異軍突起,燕京啤酒通過冬奧營銷實現淨利潤增長25.35%,青島啤酒正處於“腹背受敵”的狀態。
綜合上述分析來看,作爲行業龍頭的青島啤酒確實有其優勢,但高端化的遲滯卻仍是懸頂之劍。對於青島啤酒而言,想要走得更遠還是需要加快推動高端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