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入27億元 手機ODM廠商酷賽智能赴港IPO
中經記者 陳佳嵐 廣州報道
在智能手機市場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一家手機ODM(原始設計製造商)廠商正在悶聲賺錢並準備上市。
6月25日,酷賽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酷賽智能”)向香港聯合交易所遞交上市申請,保薦機構爲中信證券。
招股書顯示,酷賽智能成立於2006年,以印刷電路板組裝起家,2009年推出自有品牌“酷比”(koobee)手機,2017年成立ODM業務部。截至2024年年底,公司產品已覆蓋全球73個國家和地區,合作客戶包括海外電信運營商及本土品牌,尤其在亞洲、美洲等人口紅利市場。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這並非是酷賽智能首次接觸資本市場,公司在2023年12月開始參加深圳證監局的上市輔導,但在今年1月終止了A股上市進程,進而轉戰港股IPO。
年入27億元、業績持續增長
據酷賽智能介紹,公司是本土品牌背後的賦能者,提供囊括產品定義、研發、供應鏈管理、製造和售後服務的全方位一站式解決方案。從運營模式上看,也可以理解爲酷賽智能是一家聚焦全球本土品牌的手機ODM廠商。
過去幾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增速出現波動,市場增長乏力。
但從酷賽智能招股書披露情況來看,這家手機ODM廠商業績增長並不俗。
資料顯示,2022年、2023年及2024年,酷賽智能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7.13億元、23.02億元、27.17億元,營收復合年增長率爲25.9%。同期,淨利潤也從2022年的1.1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2.06億元,2023年增速達84.6%,不過,2024年受研發投入增加影響淨利潤增速趨緩僅增長1.7%,淨利潤爲2.066億元。
從收入構成來看,智能設備(消費類手機、三防手機、物聯網產品)貢獻了公司73.5%的營收,印刷電路板組件及互聯網服務營收佔比達21.1%,其他業務佔5.4%。地理分佈上,亞洲市場佔67.1%,美洲、歐洲分別佔28.2%和4.0%。
招股書顯示,酷賽智能上市募集資金將分爲五部分,主要用於擴大產能、加強研發及AI能力(開發人工智能功能與平臺化建設)、戰略併購(收購發達國家本地銷售渠道資源)、升級IT系統及基礎設施,以及補充營運資金。
談及過去幾年,公司是如何在激烈的智能手機市場環境中保持向好的經營成績,酷賽智能方面向記者介紹,海外市場策略的精準調整與深度落地、供應鏈與製造體系的柔性化、全球化生態的戰略協同是三大因素。如在海外市場,酷賽智能採用 CKD/SKD(全散件/半散件組裝)模式,可爲合作伙伴量身打造兼具針對性與實效性的解決方案,與客戶實現技術互補與市場共贏。再例如,通過數字化管理系統,酷賽智能能實現從主板貼片到整機組裝的全流程自動化實現高精度交付能力,即使面對小批量CKD訂單仍能實現盈利。
此外,也與酷賽智能的海外本地化服務策略相關,例如,在北美市場與運營商合作推出定製化產品,在新興市場通過性價比手機也避開了與全球大品牌的直接競爭。
行業地位幾何?
酷賽智能的招股書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稱,公司已成爲全球本土智能手機品牌的“隱形推手”,2024年其出貨量達600萬臺,在全球本土品牌ODM廠商中排名第二,2025年第一季度更躍居榜首。其客戶覆蓋73個國家,包括美國前五大電信運營商中的3家以及中東、南亞地區頭部本土品牌。
事實上,記者也留意到,酷賽智能的行業地位和競爭力仍有待觀察。
酷賽智能招股書介紹到,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主要可以分爲全球品牌和本土品牌兩類。全球品牌是指在國際範圍內廣泛銷售,具備全球經營和銷售能力的智能手機品牌,如蘋果、三星、小米、OPPO、vivo、傳音、榮耀、華爲等。而本土品牌則是指在其所在國的國內市場進行業務經營的智能手機品牌,如電信運營商自行推出的定製手機(美國運營商自有品牌AT&T、Cricket,南亞本土品牌Reliance Jio等),以及具有特殊功能或滿足特定需求的手機,如“三防手機”,他們依賴ODM廠商提供端到端解決方案。
而當前,全球智能手機的銷售主要還是集中在蘋果、三星、小米、OPPO、vivo等全球品牌中。
作爲ODM廠商,酷賽智能的主要競爭對手包括龍旗、華勤、聞泰(ODM部分2025年起歸屬到立訊精密)、天瓏移動、麥博韋爾、易景科技、中諾通訊等。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近期發佈的全球智能手機ODM產業數據,2024年ODM廠商外包設計部分已佔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的44%,酷賽智能並沒有進入市場前七位。
Counterpoint Research高級分析師林科宇(Ivan Lam)對記者表示,酷賽智能已在ODM行業耕耘了很多年,主要服務於本土品牌(Local King),雖整體排名靠後,但仍展現出較強的行業韌性。
弗若斯特沙利文機構數據亦可佐證。其數據顯示,全球智能手機ODM市場競爭激烈,廠商競爭主要集中在中國。2020—2024年,ODM廠商提供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從4.72億臺增長至5.09億臺。2024年酷賽智能的出貨量爲600萬臺,在全球智能手機ODM廠商中排名第八。
酷賽智能披露,2024年,公司銷售了384.1萬臺消費類智能手機和7萬臺三防手機,每部消費類智能手機和三防手機的平均售價分別在500元和1054元,其中,相比於2022年、2023年,消費類智能手機的平均售價還有下降趨勢。
可見,酷賽智能銷量與龍旗、華勤、聞泰等ODM廠商相比,出貨量實力仍有較大差距,其在ODM行業內的市場競爭力也有待進一步提升。產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場,產品附加值也相對較低。
客戶集中度“風險”並存
不過,全球本土智能手機ODM市場被看好,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本土品牌大多尚未具備自主生產能力,高度依賴ODM廠商。ODM廠商憑藉規模化生產,在確保產品高質量的同時,助力品牌商降低生產成本,因而受到本土品牌商的青睞。2020—2024年,全球本土智能手機品牌ODM出貨量佔其總出貨量的90%以上,從2020年的4160萬臺逐年攀升至2024年的5450萬臺。展望未來,預計該模式出貨量將持續增長,從2025年的5620萬臺逐步上升至2029年的6710萬臺,複合年增長率爲4.6%。
然而,另有ODM行業觀察人士對記者表示,全球本土智能手機ODM市場未來的增長率並沒有那麼多,本土品牌市場容量本身有限,這也是酷賽智能排名靠後的原因。
需要注意的是,由於海外業務佔比高,酷賽智能需要面臨的挑戰同樣明顯。其招股書披露,客戶主要包括當地品牌和電信運營商,2024年,其前五大客戶貢獻營收42.8%,最大客戶(美國電信設備分銷商)佔10.5%。若單一客戶訂單波動,可能導致營收劇烈震盪。例如,2023年,公司的德國客戶因歐洲整體經濟因素影響面臨運營問題,導致部分高毛利三防手機訂單減少。
面對客戶集中度高帶來的風險,公司未來應對計劃是怎樣的?酷賽智能對記者強調,公司業務版圖橫跨亞洲、美洲、歐洲、大洋洲及非洲。客戶類型多元化,主要是本地客戶和電信運營商客戶留存率較高。公司爲客戶提供從產品定義、研發到製造的全流程定製化服務,憑藉技術實力、交付能力與服務質量獲得客戶長期認可。
隨着全球貿易環境變化,酷賽智能也面臨地緣政治、供應鏈波動等風險。酷賽智能也提到,爲應對挑戰,公司重新評估供應鏈及生產策略,通過與當地工廠合作,將部分國內生產外包至東南亞。
(編輯:吳清 審覈:李正豪 校對:燕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