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all in、中年降槓桿…IC工程師40歲前退休:用 「生命週期投資法」跳脫窮忙

IC設計工程師用10年投資經歷,公開個人資產倍增作法。(達志影像)

任職於外商科技公司、7年級的IC設計工程師「勳仔」,靠着10多年投資心得,公開個人資產倍增作法,避開0050正2盲點,希望幫助更多人跳脫窮忙。他表示,2位耶魯大學教授伊恩.艾爾斯(Ian Ayres)和貝利.奈勒波夫(Barry J. Nalebuff)提出的「生命週期投資法」,年輕時可利用槓桿拉高資產曝險程度,越到接近退休的時候,逐步降低曝險。

勳仔希望在40歲以前退休,他指出,傳統的「資產配置」着重於同一時間點分散不同標的,但生命週期投資法則是「分散曝險時間」。例如年輕人資產規模小,若只投入10萬元股票,曝險有限;然而中年累積至500萬元時,即便市場日常2%波動就可能造成10萬元的浮動。因此,年輕時可用槓桿拉高部位,未來逐步去槓桿,才能達到長期穩健報酬。

勳仔舉例,兩位耶魯教授提出的理論中,年輕時甚至建議槓桿可開到2倍,而隨着資產規模與年齡提升,逐步去槓桿化,直至退休前配置債券,降低整體風險。他更以房貸做比喻:年輕人支付200萬元頭期款,卻能買下1,000萬元房產,本質上就是開槓杆,而隨着貸款逐年償還,就是逐步去槓桿的過程。

以下是勳仔新書《工程師勳仔40歲前退休計劃》摘錄:

利用資產的相關係數搭配,達到降低波動、分散風險的效果,勳仔認爲應該不少人早已有這樣的觀念。不過這比較像是同個時間維度下的分散風險原理,實際上, 在不同時間維度下,分散風險的作法有所不同,它就是 「生命週期投資法」(Lifecycle Investing)。(本文未完,全文見此)

延伸閱讀:

全是錯的!扣薪提6%退休金、勞保掛職業工會金母湯 達人1招制霸:8成慣老闆都低頭

70歲退休醫被詐騙7400萬 獨居失智要長照怎麼辦?7個方法幫你守住財產、老後沒煩惱

遊樂園快打烊?1300臺積電利潤小!分析師曝神山「買進點」:連鴻海也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