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月度新高! 長春高新等17家A股公司首次披露擬赴港IPO

每經記者:王琳 每經編輯:張海妮

7月,赴港上市有所降溫,有21家公司遞表港交所,創下2025年4月以來月度最低值。與此同時,有17家A股上市公司首次公告披露擬赴港IPO(首次公開募股),這一數量則創下年內月度新高,顯示出A股公司赴港上市仍在提速。

A股IPO市場7月有9家公司首發上會,其中1家被暫緩表決,其餘8家過會,有8家新股上市,與6月數量持平,新股在上市首日漲幅均超過1倍,“打新”市場賺錢效應爆棚。IPO終止方面,7月有6家公司終止IPO申請,數量較6月有所下降。IPO進程方面此前遲遲沒有動靜的券商和銀行,近期接連出現終止現象。繼6月開源證券之後,7月順德銀行終止IPO申請。

已披露公司數量創新高

7月,企業赴港上市熱有所降溫。

中國證監會官網披露的《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備案情況表(首次公開發行及全流通)(截至2025年8月1日)》顯示,截至2025年8月1日,共有228家公司在進行境外發行證券備案中,其中有180家擬赴港交所上市,45家擬赴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3家擬在臺灣證券交易所上市。

7月,僅有3家公司獲得中國證監會下發的企業境外上市備案批文,分別爲奧克斯、八馬茶業和大行科工,這一數量較6月20家大幅下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7月有21家公司遞表港交所,這一數字不僅較6月74家大幅減少,也創下4月以來月度新低。上述21家遞表港交所的公司中,包括星源材質、瀾起科技、雲天勵飛-U、欣旺達4家A股上市公司。

記者統計發現,7月共有17家A股上市公司首次公告披露擬赴港IPO,這些公司包括芯海科技、星宸科技、可孚醫療、銳明技術、大洋電機、天賜材料、立訊精密、長春高新、鑫磊股份、星環科技、雙林股份、協創數據、勝宏科技、利歐股份、中微半導、首創證券和濱化股份。這一數量創下年內月度新高,A股上市公司赴港上市有所提速。

Wind(萬得)數據顯示,7月港股市場有9家公司上市,較6月15家有所減少。9只新股中,有2只上市首日破發,破發率約爲22.22%。與此同時,維立志博-B在上市首日漲幅最大,達到91.71%。

有企業上會被暫緩表決

Wind數據顯示,A股IPO市場7月迎來9家公司首發上會,包括來自上證主板的德力佳和超穎電子,科創板的恆坤新材、北芯生命和禾元生物,以及來自北交所的長江能科、泰凱英、北礦檢測和錦華新材,這一首發上會企業數量與6月持平。

上述9家上會企業中,除了恆坤新材被暫緩表決外,其餘8家公司過會。這也是自2024年9月23日科隆新材被暫緩表決後,再度有企業首發上會被暫緩表決。

上述9家上會企業中,超穎電子主要從事印製電路板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其產品廣泛應用於汽車電子、顯示、儲存、消費電子、通信等領域。上交所上市委要求超穎電子說明公司報告期(2022~2024年,下同)外銷收入佔比較高、主要客戶集中度較高的原因及其對公司業績的影響。招股書(註冊稿)顯示,超穎電子報告期的境外銷售收入佔比均超過八成,公司對前五大客戶的收入佔比分別爲49.22%、51.59%和44.99%,而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水平分別爲30.30%、27.16%和28.36%。

上交所上市委要求超穎電子結合2025年上半年經營情況,說明毛利率指標變動趨勢,是否對公司持續經營產生重大不利影響。《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根據招股書(註冊稿)披露的數據計算髮現,2025年上半年,超穎電子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2.61%,扣非後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17.92%。

7月,A股市場有8只新股上市,均在上市首日收漲,且漲幅都超過1倍,漲幅最高的爲鼎佳精密,達到479.12%。

券商和銀行IPO接連折戟

7月,A股市場有6家公司終止IPO申請,分別爲擬上市深證主板的正揚科技和順德銀行,擬上市創業板的多彩新媒和雙瑞股份,以及擬上市北交所的萬泰股份和晶陽機電,這一數量較6月的10家有所下降。

記者注意到,上述6家已終止IPO申請的公司均於2024年之前獲得受理。其中,多彩新媒、雙瑞股份早在2022年便已獲受理。上述兩家公司此前均已首發過會,過會時間分別爲2023年3月23日和2024年11月1日,但最終終止IPO申請。

交易所官網顯示,截至目前還有3家受理時間爲2022年、已首發過會但尚未提交註冊的IPO公司,分別是容匯鋰業、博華科技和珠海賽緯,這3家公司均於2023年首發過會,且均來自創業板。

值得一提的是,券商和銀行IPO方面,順德銀行2023年獲受理後便一直沒有進展,最終於2025年7月終止IPO申請;同樣於2023年獲受理的開源證券,在2023年4月經過一輪問詢後,於2025年6月終止IPO申請。

目前,A股市場仍有東莞銀行、南海銀行、東莞證券3家銀行或券商處於IPO審覈狀態,這3家公司同樣於2023年獲得受理、目前均處於“已受理”狀態。

此外,2025年7月未有A股IPO企業進入中止狀態。6月出現IPO受理大爆發後,A股IPO市場7月僅受理1家公司,即擬上市科創板的珠海泰諾麥博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諾麥博),也是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重啓後首家獲得受理的企業。

具體來看,泰諾麥博是一家致力於血液製品替代療法的創新藥企業,核心產品斯泰度塔單抗注射液於2025年2月在中國獲批上市,這也是該公司目前唯一獲批上市的產品。從財務數據來看,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泰諾麥博的營業收入分別爲433.98萬元、0元、1505.59萬元和16.93萬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爲-4.29億元、-4.46億元、-5.15億元和-1.7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