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買2千億綠電 電價連3年看漲

臺灣今(18日)起進入非核家園,電價恐連續3年面臨調漲壓力。(本報資料照片)

臺灣今(18日)起進入非核家園,對民生衝擊最大無疑是已連4漲的電價。根據經濟部今明兩年離岸風電與光電目標數,預計明年綠電採購金額將達2000億元之多,2027年更一舉到2400億元,加上取代核三的較貴天然氣成本,會逼使電價今年起,連續3年面臨調漲壓力。

臺電現在累積虧損4229億元,爭取政府撥補2000億元,遭在野黨以「錯誤能源政策」擋下,現在行政院因應關稅的特別預算,繼續編列1000億元給予彌補財務黑洞,後續能否通過尚未知。

在野黨指出的能源錯誤,就是政府不用低價核電。檢視臺電核能發電成本,現行每度發電成本僅1.4元。核三2號機停機後,明年整年少掉75億度核電,全由燃氣3.2元取代,估計就得多付135億元。

更令人憂慮的是,隨着離岸風電二階遴選風場陸續完工,經濟部預估今明兩年會有110億度新增發電,這些當初都與臺電簽下躉購合約,且採「階梯式」費率,前10年每度要付出6.27元收購。

另外,太陽光電今年建置量會提升,明年底要達20GW(百萬瓩),經濟部也預估新增65億度,平均價格約4元來說,也會墊高臺電財務壓力。

臺電前年花了905億元採購再生能源,去年增至1325億元,今年還要多幾百億元,到2026年,離岸風電二期加上光電採購出爐,全年將破2000億元大關,等到2027年,更上看2400億元之多。加上核三除役燃氣取代,從2025年一直到2027年,電價至少連3年都需要調漲。

臺電發言人蔡志孟強調,不否認核電成本較低,但那是因爲15年已折舊攤提,幾乎沒有固定成本。如果現在要推延役,要安全檢查、設備更新,會增加成本,即使價格仍比天然氣便宜,但也沒有低到那麼多。至於綠電部分,像光電商開始賣給民間,臺電壓力會慢慢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