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復一年,讓人憤怒!今天簡單粗暴點!

初中已經放假幾天了,關於期末考成績,依然是那個死樣,即發不發成績隨緣(發的比較多),發不發報名隨緣(不發的比較多)。而對於時間緊迫的初三同學,有用的定位那是肯定沒有的。

目前爲止,我認爲相對有定位價值的只有越秀區某名校的校內劃線。其他區要麼什麼都沒有,要麼只有標準寬泛沒有幾乎任何作用的等級。

一個等級差了100多分,什麼意思?B和B能一樣?B頭讀區龍,B尾讀民辦,這能一樣?

而且,不同學校,不同區的等級是什麼意思也是不一樣,還有不少班主任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的。

每天都有很多初三的家長問我有沒有定位參考,我是很能感受到他們的心急如焚,但無奈,真沒有,我不能隨便編一個亂說。

爲了不讓家長知道成績,不過多追問,我甚至覺得有的區把期末考推遲就是爲了放假了你家長找不到學校,找不到老師。是的,有學生的成績是放假後家長才收到的,找老師是找不到人的。

哪怕找得到人,也會被告知是學校不讓說。學校則告知是教育局不讓說。你覺得可以投訴是吧,不好意思,投訴到教育局,教育局是這麼說的:

這是2022年的,不是現在。但是,情況沒有好轉,一模一樣,就是不說。

我不知道現在是怎麼答覆的,反正有的學校和教育部門非常愛搬出法律依據,比如上面的這個《教育部等九部門關於印發中小學生減負措施的通知》和《廣東省關於落實中小學生減負工作的實施方案》。但是拜託,認不認識字啊,你引用的方案說的是嚴禁以任何形式公佈學生考試成績和排名。

嚴禁公佈我們能理解,畢竟有鴕鳥不想知道,咱不能限制人做鴕鳥。但是,不公佈不是不告知啊,家長們有知情權啊,問題是你就是不說。

然後這裡還寫有疑問可以聯繫學校或老師反映?好傢伙,這個場景,醉了。

家長:老師,爲什麼不告訴我成績排名?

老師:教育局不讓說。

教育局:我不讓公佈,沒不讓說,你找學校老師。

老師:你找教育局。

教育局:你找學校。

我真的不知道是誰的問題。是教育部門沒規定這樣,但學校擅自這麼搞?還是教育部門默許甚至鼓勵的?

如果不是教育部門的鍋。那麼很簡單,所有統考,哪些數據有哪些數據沒有,哪些數據可以直接公佈哪些不能(比如關鍵劃線),能公佈的是什麼標準制定的,不能公佈的數據裡頭有哪些可以私下告訴家長(比如年級排名或者區排名),直接定一個規則全市各區以及學校遵守就行了。

但很遺憾,這麼多年了,一直沒有,一直踢皮球,一直混亂不堪。“雙減”是減輕課業負擔,也是希望減輕家長和學生升學壓力,試問這麼隱瞞成績,減輕家長焦慮了嗎?

嗯,減輕了,減輕了鴕鳥型家長的焦慮,但大大加劇了對孩子有要求的家長的焦慮。

另外,你說法,我這裡倒是也有法可依。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四十三條明確規定,受教育者享有在學業成績和品行上獲得公正評價的權利。

那麼,這是不是意味着學生有權知道自己的學業成績,並期望這些評價是公正和準確的?否則,我連自己什麼水平,家長連孩子什麼水平都不知道,公正嗎?

你說這有點牽強?那繼續。

2021年6月1日頒佈的《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第十條規定,學校應當便利學生本人和家長知曉考試成績、名次等學業信息,但不得公開,不得宣傳升學情況‌。

這個規定的描述夠直接了吧?那麼,做到了嗎?

顯然,大家都隱藏成績都有需求!集團校需要隱藏成績,甚至可以把卷子出難點打壓成績,達到留生目的。沒成績,沒對比,沒法鬧,各地相關部門安安穩穩。名校集團也不需要成績,你來密考就行,反正大家都搞過幾輪密考了。

唯獨沒有人在家長角度思考,那也是,家長再焦慮與我無關。反正我的孩子又不需要這個成績,填不填志願有什麼所謂,都得都懂。

這種文章,我年年發,我們很多教育同行們也是年年吐槽,有大v最近也在發,近三天發了兩次,也是一等一大V。我都能感受到,也是很多家長諮詢他,但很無奈,真的很無奈。

然!並!卵!

寫完,就是那麼簡單粗暴,但也就只能那樣了,等下估計還要收電話。如果這篇文章沒了,那你們懂的。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