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總是過度操心嗎?根本原因竟來自3種因素
許多人會將「操心」的行爲歸類於『愛』,但其實根本原因來自於3個心理因素。(圖片來源/Pexels)
許多人會將「操心」的行爲歸類於『愛』,但根據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Thomas Donald Borkovec於2002年的研究發現,這其實是一種企圖控制未來不確定性的認知策略;心理學相關的IG粉絲團psychologist_eazy,也歸納出過度操心的3個因素。
人人都有「操心」的經歷,那種不確定性的不安感,總是讓人感到不舒服。Borkovec的學術觀點指出,這種行爲是人類面對不確定性的預測與控制機制,也就是透過『想太多』讓自己暫時感到安全;若失衡,反而會導致情緒耗損與關係緊繃,因此找出根本原因再慢慢地自我調整,就能活得更輕鬆自在。
1、 不信任
psychologist_eazy貼文指出,當你的父母、伴侶或朋友,對你的生活方式表現出極度焦慮時,隱藏在「爲你好」的背後原因是深層的不信任。他們無法接受你有自己的步調與選擇,因此透過操心及干涉,緩解自己的不安感。
2、 沒有達到他們的標準
有些人之所以會操心,在於你沒有達到他們心中的標準,於是將自己對成功或幸福的想像,加諸在你的身上,透過打壓你的獨立性,來強化自己的存在感。
3、 想證明自己的價值
有一種操心是來自內心的空洞與價值感缺乏,因着對自己沒有足夠認同,於是透過爲他人操心及付出,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如果你容易操心,可以練習如何放手,並學習尊重他人的選擇及節奏。一個人的價值,無需靠控制他人來證明。
如果身邊有過度操心的人,你需要劃清界線並提醒自己,他們的焦慮不等於你的責任,他們的不安全感也不應成爲你被控制的理由。
psychologist_eazy貼文分享,真正的關心是讓人自由;真正的愛是讓人成長,唯有分清楚健康的愛與過度的操心,生活才能更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