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覺得工作一成不變嗎?也許答案不在「換工作」,而在這裡……
大學剛畢業時,我曾在一間教育培訓機構工作。那段時間,爲了推廣課程,我們經常奔走各地舉辦說明會。行程一場接着一場,內容也幾乎雷同。日復一日地重複講解,讓當時年輕的我逐漸感到疲乏、無趣,甚至懷疑這樣的工作是否有意義。那種單一、沒有變化的節奏,像是一潭死水,悶得我喘不過氣來。
一場工作結束後,我在閒聊時跟大主管談起這種感受。她聽了,沒有馬上回應,只是微微一笑,輕聲對我說:「那些歌手開演唱會、跑簽唱會,不也常常唱同樣的兩三首代表作?你覺得他們會不會感到無聊?」當時的我,不太懂她話中的意思。因爲那份乏味感、那種被日常吞沒的空虛,早已悄悄在心中蔓延,直到我離開那份工作,都還沒能釋懷。
ChatGPT生成圖片
直到後來,我輾轉踏上了國文老師這條路。說也奇怪,國文課的內容其實也不斷重複:字音字形、文意理解、修辭、文法,一年講給好幾個班聽,年年都是差不多的進度、差不多的教材。按理說應該也會無趣纔對,但我卻沒有從前那種厭倦的感覺。偶爾會在講完一段課後驚覺:「欸,我剛剛那段,是不是上個班纔講過?」但心中卻沒有絲毫排斥,反而多了幾分熟稔與自在。
我漸漸明白,也許是年紀不同了,也或許,是心態變了。
因爲當你開始留心每一次的講解對象——他們是不同的班級、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狀態,就會發現:即使是同一段內容,每一次的教學都是嶄新的經驗。語氣不同、互動不同、學生的反應也不同。原來,重複並不等於重複,而是在一次次的重複裡,藏着一次次的突破與精進。
這樣的感受,在我女兒剛出生那段日子更是深刻。
許多人說:「新生兒不就是吃了睡、睡了吃嗎?那不會很無聊嗎?」
但我卻覺得,每天都充滿驚喜。昨天的她還只會呆呆地望着你,今天的她突然會對你的聲音笑一下;前天的她動作還遲緩,今天卻會伸出小手去抓你的手指。原來,細微的變化,纔是日常中最真實的奇蹟。
慢慢地我體會到,不論你身在什麼行業、身處什麼角色,其實都可以「萬物靜觀皆自得」——學會在日常的重複中,找到變化;在簡單的事物裡,發現深意。不要把工作、上學、育兒,只視爲一項任務;當你願意多觀察、多體會,樂趣自然會浮現。每天進步一點點,每天感受一點點不同,這些點滴的累積,就能讓生活從平凡中長出不凡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