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樹高:杭州或將成爲全球智能時代的“東方硅谷”典範
本報記者 方超 張家振 上海報道
蛇年春節期間,橫空出世的杭州“六小龍”成爲互聯網頂流,引發的話題熱度至今仍未消退。
2月14日,杭州羣核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控股公司Manycore Tech Inc.(以下簡稱“羣核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在向“全球空間智能第一股”發起衝刺的同時,也成爲杭州“六小龍”中首家啓動IPO的企業。
除羣核科技外,同屬杭州“六小龍”的深度求索(DeepSeek)、宇樹科技、遊戲科學、雲深處科技、強腦科技也動作頻頻。有消息稱,宇樹科技已在京滬兩地開啓招聘,或將加速在全國擴張的步伐。
杭州市此次“出圈”並非偶然事件,與當地優渥的數字經濟土壤、優越的營商環境、卓越的招才引才能力等因素密不可分。不過,杭州市亦存在相應的劣勢和短板,如何揚長避短成爲外界關注的焦點。
針對杭州“六小龍”集中涌現的原因和影響,與長三角地區其他主要城市相比的優劣勢等問題,浙江工商大學區域經濟研究所所長倪樹高日前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並就杭州市如何保持創新優勢、實現更好發展提出了相應建議。以下爲部分專訪內容,在不改變原意的情況下有所調整。
展現中國特色創新路徑
《中國經營報》:近期,杭州市集中涌現出DeepSeek、宇樹科技等並稱杭州“六小龍”的科技企業,引發外界熱議。這些企業爲何集中爆發於杭州市?實現快速崛起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倪樹高:杭州“六小龍”集中爆發和快速崛起,可從杭州市獨特的產業生態、政策支持、創新文化和人才戰略等多維度進行分析。
杭州市數字經濟積澱深厚。自2000年前後,隨着以阿里巴巴爲代表的互聯網企業開始崛起,杭州市的數字經濟迄今已有25年以上的發展歷程。早在2018年,杭州市就提出了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的目標。2024年,杭州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達28.8%,形成了以阿里雲、海康威視等企業爲核心的算力基建、視覺識別等底層技術支撐,爲杭州“六小龍”提供了技術協同和場景落地的土壤。
此外,也與杭州市“地方文化基因和創新倫理的獨特融合”密不可分,具體體現在“浙東學派”求實的地方文化基因與新時代商業、技術創新實現了很好融合。宋室南遷,在如今的浙江省所轄區域逐步形成了“浙東學派”,代表着面對外部壓力,努力求實進取的文化。“浙東學派”一直傳承至今,成爲杭州市和浙江省的地方文化基因。改革開放以來,正是這種文化引領浙江省民營經濟快速發展,以及杭州市城市創新文化的開拓。創新,不僅體現在體制機制上,更體現在具體的科學研究方面。
當地政府在各項制度設計過程中,也注重鼓勵創新。例如,杭州市爲創業者提供18個月的失業保險,並通過阿里技術中臺向初創企業開放資源,降低了其創新風險。這種包容性文化吸引了大量敢闖敢試的創業者。
杭州“六小龍”集中涌現,是數字經濟積澱、政策精準扶持、創新生態包容、人才集聚效應和文化基因適配共同作用的結果。其崛起不僅標誌着杭州市正從“電商之都”向硬核科技創新城市轉型,更展現出通過制度設計激活市場活力、以人文底蘊賦能技術創新的中國特色創新路徑。未來,杭州市或將成爲全球智能時代的“東方硅谷”典範。
擴大未來產業發展優勢
《中國經營報》:杭州“六小龍”崛起,對杭州市在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區域經濟競爭格局中產生了怎樣的影響?與長三角地區其他主要城市相比,杭州市的競爭優勢和劣勢分別體現在哪些方面?
倪樹高:杭州“六小龍”崛起,無疑給杭州市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增加了厚重的“砝碼”。未來,軟硬結合的人工智能產品,包括機器人將成爲杭州市新的城市特色產品,並由此帶動浙江經濟系統性更新,同時依託大數字經濟產業集羣,帶動浙江製造進入新時代。
與長三角地區其他主要城市相比,杭州市的競爭優勢體現在包括制度環境、人居環境、數字產業基礎、省域製造業服務中心等融合而成的優勢。這些優勢其實是浙江省各地優勢的糅合,實幹精神+創新使命,有望在“有效市場+有爲政府”的引導下,日日新、月月新,爲中國式現代化打造重要窗口。
杭州市的劣勢,主要體現在綜合製造能力、國際化水平等方面不及上海市,製造業表現在長三角地區並不突出。今後,杭州市必須走廣域化的產業集羣之路,通過發展高層次服務業,尤其是高技術服務,引領包括人工智能在內的數字產業發展。
《中國經營報》:儘管杭州市涌現出了以“六小龍”爲代表的企業,但這些企業目前對當地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還有限。面對其他城市在科技創新領域的激烈競爭,杭州市應如何保持創新優勢,並進一步推動更多“六小龍”式的企業不斷涌現?
倪樹高:如同DeepSeek的開源之路,杭州市要保持其創新優勢,就必須堅持目前已經形成的開放式城市創新和產業發展之路,聚合城市所需的優質要素,發展城市需要發展的產業,通過建設開放式產業集羣,來擴大未來產業的發展優勢,並通過產業鏈來帶動浙江省內外下游產業的發展,通過包括義烏市在內的窗口鏈接國際市場。
(編輯:張家振 審覈:童海華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