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濘中點亮希望 公東高工師生馳援花蓮化身「災後修復隊」

公東高工師生犧牲假期,化身鏟子超人與水電超人,協助光復災區居民重建家園。(公東高工提供/蔡旻妤臺東傳真)

0923花蓮洪災重創光復鄉,泥濘覆蓋街道與住家,水電設備受損,居民生活陷入困境。公東高工各科師生主動犧牲假期,分工合作進駐災區,化身「災後修復隊」,而電機科師生逐戶恢復水電,成爲災民口中的「水電超人」。

光復鄉不少家戶災後斷水斷電,生活起居困難,師生們冒着高溫與悶溼環境,清除淤泥、安裝臨時電線、架設抽水馬達,爲受災家庭暫時恢復照明與用水,點亮的燈光更成爲黑暗中陪伴居民的希望。

公東高工師生犧牲假期,化身鏟子超人與水電超人,協助光復災區居民重建家園。(蔡旻妤攝)

電機科學生林承鴻回憶,當時隨隊進入佛祖街等重災區,眼前盡是厚重淤泥與殘破房舍,居民陷入停水停電窘境,他與同學在老師及學長帶領下,連假期間搶修十多戶家庭,協助覆電與用水。「看到居民家裡重新亮起燈光的笑容,那一刻覺得很有成就感,但心情其實沉重」他坦言,淤泥堆積的高度甚至能滅頂,讓他更深刻體會災民的艱難,「至少能讓居民生活慢慢恢復,爲災區注入一點力量」。

公東高工師生犧牲假期,化身鏟子超人與水電超人,協助光復災區居民重建家園。(公東高工提供/蔡旻妤臺東傳真)

室內設計科主任謝甄芸表示,這次救援行動是跨科分工合作的展現,「由女籃隊先清理淤泥,電機科負責水電搶修,木工科協助修繕教堂座椅,室設科投入後續油漆粉刷,餐飲科則提供義煮支援,每個科別都盡一份心力,陪伴居民走過重建之路」她也指出,由於災區缺乏統一窗口,學校選擇與天主教堂合作,成爲援助的重要力量。

室內設計科學生陽燕君難忘初入災區的震撼景象,「從新聞上看、和實際現場落差很大,真的就像是世界末日」她形容,一腳踏進泥中便會陷下去,泥土混着水沉重難挖,就算清出一些,外頭泥水又會再灌回來,「從沒想過學生能夠幫上忙,實際參與後,會更想再多做一些事,幫助災民重建家園」。

在中秋月光下選擇奔赴災區,公東高工師生捲起衣袖,把課本里的知識化爲災後最實際的幫助,當泥濘中亮起第一盞燈,光復居民也重新感受到希望與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