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毛絨玩具,可能來自秦巴山區(神州看點·小物件裡探發展)

陝西日報記者 董劍南 齊珂雨

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上海迪士尼“當家花旦”玲娜貝兒,都產自這裡。

800餘家毛絨玩具企業,年產值超75億元——在陝西安康市,毛絨玩具“玩”出了大產業。

安康市地處秦巴山區腹地,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重要水源涵養地之一,也是陝西易地搬遷工程的“主戰區”,既有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的生態保護責任,又有解決搬遷羣衆就業的迫切需求。

2017年起,搶抓蘇陝協作和東部產業轉移機遇,當地因地制宜發展勞動密集、生態友好的毛絨玩具特色產業,逐步形成了集創意設計、原輔料生產、產品加工、銷售於一體的全產業鏈。

充棉、手縫、檢驗,在安康漢陰縣,一家玩具製造公司的生產車間內,各環節工作人員密切配合,一隻只做工精美的仿真動物毛絨玩具製作完成。不久後,這些玩具就會出現在國內外許多大型野生動物園文創商店的貨架上。“我們的仿真動物、卡通形象毛絨玩具產品,70%出口到海外市場,覆蓋4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家公司的總經理龍武說。

2019年,來自廣東東莞的龍武看中安康毛絨玩具產業的發展潛力,來這裡投資興業。龍武說,從廠房裝修到產業獎補再到招工培訓,一系列幫扶政策,讓他十分安心。

如今,龍武在安康漢濱區、旬陽市、漢陰縣和白河縣建成4家總部企業和36個社區工廠,每天生產毛絨玩具10萬餘隻,年產值超2億元,帶動就業2600多人。

2017年首家毛絨玩具企業落戶以來,安康強化政策扶持、完善產業配套,引進多家業內領軍企業,社區工廠遍佈各縣區。

通過建設文創設計、原輔料批發、產品發佈展示、電商運營、物流配送“五大中心”,安康在招商引資中注重產業鏈上下游配套、延鏈補鏈,把小玩具做成大集羣。

8月17日清晨,安康平利縣城關鎮龍古安置區,38歲的高光蘭早早起牀,步行5分鐘來到家附近的玩具公司上班。“今天這批貨要趕工期,大家加把勁。”作爲車間組長,高光蘭和工友們打着招呼,開始工作。

2012年,高光蘭一家從秦巴山區深處的龍古村瓷器溝搬進龍古安置區,120平方米的新居亮堂寬敞。但如何更好地端穩就業飯碗,成了新課題。

安康毛絨玩具產業“總部企業+社區工廠+家庭工坊”的發展模式,爲高光蘭帶來新的機會。2021年,高光蘭所在的公司在龍古安置區建廠並招募工人,她第一時間報名。如今,她逐漸成長爲一名熟練工,月收入達4000多元。

今年7月,在安康市第六屆新社區工廠技能大賽年度總決賽上,高光蘭憑藉精湛的縫製技術獲得一等獎。“比賽要求選手在限定時間完成一隻毛絨玩具的製作,從裁剪、縫製到填充,比的是手上功夫,更是心裡那份踏實。”高光蘭說。

在安康,越來越多像高光蘭這樣的搬遷羣衆,用巧手編織美好生活。

在安康的大街小巷、熱門景點、機場車站,隨處能看到兩個萌態十足的毛絨玩具形象。作爲安康市打造的城市IP,以藍天白雲爲元素的“安安”和以太陽花爲元素的“康康”融合地方文化,推出後“圈粉”無數。

“過去安康毛絨玩具大多是代工貼牌,設計權、定價權都在別人手裡。”安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說,產業要升級,必須從“安康製造”向“安康創造”轉變。探索“毛絨玩具+”新玩法,安康市推動毛絨玩具與科技、潮玩、文旅深度融合,持續豐富新產品、培育新業態、開闢新賽道。

科技創新爲毛絨玩具裝上“智能芯”。前不久,一家動漫公司與西安交通大學科研團隊合作研發的AI智能毛絨玩具亮相,不僅具備智能交互功能,還有長期記憶和情緒識別功能。“隨着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毛絨玩具產品創新也在提速。”這家公司的AI毛絨玩具產品經理趙芸芸說,企業將拓寬幼教益智、科學成長、老年健康監測等細分賽道,增加產品附加值。

2019年起,安康市連續舉辦毛絨玩具創意設計國際大賽,搭建創意人才交流平臺,不少設計獲得市場轉化併成爲熱銷產品。“帶着毛玩‘趣’安康”系列活動、毛絨玩具巡遊巡演等,吸引大量遊客,爲文旅消費增添新活力。

《 人民日報 》( 2025年08月21日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