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錯過的5項川普行政命令

(圖/美聯社)

川普重返白宮後,迅速推出多項行政命令,內容涵蓋加密貨幣、公共衛生、國家安全、聯邦財政效率甚至日常生活細節。這些政策反映了他對於「重塑美國」的具體策略與價值觀。本文挑選5項容易被忽視但影響深遠的行政命令,讓讀者看見川普治下行政風格與政治佈局的全貌。

2025年3月,川普簽署《建立戰略比特幣儲備與美國數位資產儲備》行政命令,確立由聯邦政府統一管理經由民事與刑事案件沒收之比特幣與數位資產。川普此舉旨在將美國打造成「比特幣超級強國」。此數位資產政策實則不只是經濟部署,更結合選戰資源運作,展現其政治彈性與市場嗅覺。

川普向來擅長將宏大政治理想與民衆生活細節結合。2025年4月,他簽署命令廢除拜登政府訂下的淋浴頭流速限制,強調「讓淋浴水壓回到美國人應得的水準」。這項政策獲得部分家庭與小企業支持者肯定。川普認爲現行節水政策過於僵化,對於日常生活品質構成不合理干預。他主張「政府不應該告訴你洗澡該用多少水」,這種語調雖略顯戲謔,但卻迎合了部分保守派對個人自由與對抗政府過度管制的重視。

雖然此舉遭遇部分環保團體批評,但川普的重點顯然放在「鬆綁聯邦管制」與「捍衛自由選擇權」兩大原則上。從他選擇聚焦這類看似邊緣的行政命令,亦可看出他善於將文化議題政治化,打造「庶民式保守主義」形象。

川普於3月簽署另一項重要但技術性的命令:現代化聯邦支付系統,要求所有對公或對民資金流動逐步數位化,淘汰紙本支票。這項改革被視爲政府數位轉型的基礎建設。若搭配戰略比特幣儲備與國家加密資產政策一併觀察,可見其試圖打造一個更彈性、現代化的金融治理架構。

2月,川普下令將委內瑞拉知名幫派「TrendeAragua」列爲全球恐怖組織,並依據1798年通過的《外國敵人法》,對疑似與幫派有聯繫的移民採取立即驅逐措施,引發廣泛爭議。4月,法院暫時凍結了該驅逐令,認爲缺乏法律挑戰機會,違反憲法所賦予的正當程序權利。該案突顯川普治下執法風格的強勢與法律邊界的拉鋸,也反映他在移民議題上堅持「零容忍」原則。

雖然憲法爭議未解,但川普的立場在部分中西部與南方邊境州獲得選民支持。他成功將「外來幫派威脅」與「美國本土安全」掛鉤,將移民議題轉化爲國家安全討論,這是其擅長的政治敘事技巧。

川普於2月成立「讓美國再次健康」委員會,聚焦心理健康、糖尿病、肥胖與慢性病等長期問題,結合民間組織、醫療專家與農業部門,提出跨部門解決策略。川普政府同步推動醫療價格透明政策,要求醫院與保險公司公開各項醫療項目收費,並提供比較機制,促進市場競爭力。根據白宮文件,此措施預計可爲美國醫療體系節省數百億美元開支,並降低病患負擔。此舉顯示川普正試圖從醫療制度改革切入,爭取中產階級與基層選民認同。

川普的政治風格向來直率、強硬,並善於將政策工具作爲政治語言。他在2025年上任初期推出的多項行政命令,涵蓋從淋浴水壓到國家比特幣儲備、從恐怖組織名單到醫療價格透明化,顯示其治國藍圖融合了科技創新、國土安全與日常生活訴求。雖然部分政策仍待法理審查與執行檢驗,但不可否認,川普成功將「美國優先」延伸至行政治理的每個角落。對於選民而言,這些政策或許不如關稅或外交那般矚目,但其潛移默化的影響,正重塑着美國的國家方向與治理結構。(作者爲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