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洗碗,我不嫁」從廚房看清一段感情的真面目
在戀愛初期,我從沒料到自己未來會用「會不會洗碗」來判斷一段感情能不能走得長遠。但現在回想起來,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問題,卻意外成了我感情關係中的分水嶺。
圖片來源:SBS
我的第一任男友,在我問他:「你會洗碗嗎?」時,老實回答:「沒洗過,我媽在洗。」當時的我只是笑笑,卻默默把這個回答放進了心裡。第二任男友則說:「我媽說我洗不乾淨,都我姊洗。」原本只覺得可愛,久了卻變成無能爲力的無奈。
第三任,我們的價值觀相近,談話也投機,卻在「你可以洗碗嗎?」時,他回了一句:「我爸一輩子都沒洗過碗欸!」那瞬間,我突然意識到我們恐怕很難走到最後。
圖片來源:《奇怪的搭檔》劇照
我不是故意要拿「洗碗」來當分手的藉口,而是我開始認真思考,如果一個人從不思考「一起分擔」,那我們要如何一起過生活?
我的手天生容易過敏,汗皰疹與溼疹從小困擾着我,醫生說我這種體質最好少碰清潔劑。對於洗碗,我不是「不想」,是「不行」。有些人會迴應「沒關係,戴手套啊」,卻從沒人真正問過「妳是不是很不舒服?」直到我遇見他。
我現在的老公,第一次聽到我提到這件事時,沒有先反應我是不是太嬌貴,而是靜靜看了我一眼,然後說:「妳教我洗碗吧,我媽沒教我,但我可以學,妳可以教我,嚴格一點沒關係。」
圖片來源:《奇怪的搭檔》劇照
於是,我教會了他怎麼刷鍋底、怎麼節省水、怎麼把盤子堆得不會打破。他學得很認真,也洗得越來越快,最後變成家中的「無電洗碗機」。
我不洗碗沒錯,但我煮飯技術一流。他洗完碗還會誇我:「妳的湯真是全世界最好喝的!」我們的生活就是這樣分工合作:你負責清潔,我負責滋養,誰也不比誰多做。
某天,女兒看着他洗碗,小小聲地說:「爸爸好厲害,將來我老公也要幫我洗碗。」他頭也不回地笑說:「不用,爸爸送妳一臺洗碗機。」
那一刻,我突然覺得,被愛其實就是這麼簡單:有人看見你的辛苦,也願意接住你的不能。
圖片來源:《愛在大都會》劇照
洗碗這件事,不只是家務,是一段關係裡的鏡子。照見的,不是誰洗得比較乾淨,而是誰更願意用行動說愛你。所以現在,如果有人問我:「你找另一半最在乎什麼?」我會說:「不是收入,不是學歷,也不是長相。而是,他願不願意一起洗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