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S基因檢測納健保 遺傳性癌症高風險羣精準預防

次世代基因定序(NGS)實驗室。(行動基因提供/李念庭臺北傳真)

遺傳性癌症佔整體癌症比例10~15%,帶有遺傳性基因者罹癌風險較高。次世代定序(NGS)基因檢測去年5月起正式納入健保,醫師指出,遺傳性癌症高風險族羣除了定期篩檢,也能進一步接受基因檢測,及早預防、介入追蹤。

臺北馬偕紀念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張源清說明,50歲以下年輕癌症病友,或家族中已知有多人罹患早發性乳癌、卵巢癌、大腸癌者,就可能屬於遺傳性癌症高風險族羣。除了定期篩檢,NGS技術的普及,也成爲預防醫療的重要利器。

NGS次世代基因定序實驗室、世代基因定序檢測、基因檢測。(趙雙傑攝)

NGS基因檢測去年5月納入健保,截至今年2月,全國已有46家醫院累計申報超過2千件,顯示臨牀對此技術的高度需求。申報前5名癌別,肺癌居冠,其次爲攝護腺癌、卵巢/輸卵管/腹膜癌、乳癌、肝內膽管癌。

其中,又以BRCA1/2基因檢測最爲常見,申報件數達1019件。帶有BRCA基因突變,罹患乳癌、攝護腺癌、卵巢癌等癌症機率較高,過去美國好萊塢女星安潔莉娜裘莉,就是接受BRCA基因檢測,發現自己帶有家族遺傳性乳癌基因變異,而進行預防性乳房切除手術。

張源清分享,臨牀上曾有病患發現三陰性乳癌,評估後進行基因檢測,進而發現帶有BRCA1的基因變異,因此能與女兒提早溝通,及早預防、規畫。他強調,遺傳性癌症基因檢測,能提供民衆正確的介入與預防措施,減少未知帶來的焦慮。

癌症檢測方式多樣,遺傳諮詢師魯筱筠說明,目前常見的腫瘤標誌物檢測,如CEA、CA-125等,多用於癌症病患的監控與病程追蹤,不適合作爲風險預測工具;單基因檢測,多用於家族中已有確診突變者的驗證性檢查。

魯筱筠指出,次世代定序技術是全面性風險評估,可一次檢測數十至百種癌症相關基因,並能同時分析點突變、大片段缺失與複製數變異等不同形式,提供醫師更全面判讀,適合用於初步的風險評估與高風險族羣的預防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