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收錄所有影音內容1秒內可傳完 日本研究團隊刷新「長距離光纖傳輸」世界紀錄

隨着AI、雲端服務與影音串流等應用快速擴張,全球網路資料流量持續暴增情況下,日本資訊通信研究機構 (NICT)日前再度打破紀錄,在長達1808公里的距離內,成功實現以單一光纖達成每秒1.02Pbps (Petabit)的驚人傳輸速率,創下全球最速、最遠的光纖傳輸新里程碑。

這項突破性成果,不僅刷新先前1.71 Exabit/s·km的長距離高容量傳輸紀錄,更推進至1.86 Exabit/s·km的全新紀錄,凸顯當前光纖基礎建設依然具有巨大成長潛能,意味日後大規模升級未必需要全面更換通訊基礎設施。

19核心光纖設計,提升效能兼顧相容性

此次實驗之所以能取得突破,關鍵在於導入「19核心光纖」設計。研究團隊在與既有光纖相同直徑 (僅0.125mm)的外殼中,嵌入多達19條獨立光通道 (core),與傳統單核心光纖相比,瞬間將傳輸潛能提升至19倍之多。這樣的設計不僅提升速度與容量,同時保有高相容性,未來部署時更具彈性與成本效益。

日本資訊通信研究機構在報告中強調,這項成就爲因應未來高容量、可擴展性網路奠定基礎,特別是AI、資料中心同步、全球雲端應用與跨國骨幹網路的需求將日益龐大,傳輸效率將成爲核心競爭力。

爲何這樣的速度有其必要?

一般用戶可能難以感受「每秒1.02Pbit」有多快,若以Netflix爲例,其完整片庫容量估計數十至數百TB,按照此傳輸速度理論上可實現「1秒內下載整個Netflix服務資料量」。雖然此數據僅爲實驗室等級的骨幹網路性能表現,與一般日常家用寬頻會有明顯差距,但未來相關技術可望逐步下放應用於資料中心、跨國企業與雲端節點之間應用,藉此實現更快的巨量資料傳輸表現。

此外,依照通訊業界常引用的「尼爾森法則」 (Nielsen's Law),認爲高度使用寬頻網路服務的家庭用戶,其網路連接速度會以每年增加50%,或是每21個月增加一倍的速度成長,在隨着10Gbps已經成爲多數家庭網路標配,同時在8K影像串流與AI模型訓練等使用模式頻繁運作情況下,市場對高速穩定傳輸的需求明顯增加。

掌握未來資料洪流關鍵

面對日益龐大的資料流通壓力,日本此次實驗展示的不僅是速度的突破,更是「長距離光纖系統升級」的可能路線。相較全新鋪設新一代光纖,透過結構微調與多核心整合技術達成更高容量,有助於降低整體建置與維護成本,爲全球通訊基礎建設帶來更具彈性的解決方案。

隨着AI時代全面展開,無論是個人端AI PC、企業級邊緣運算或全球雲端服務連接需求,「夠快、夠遠、夠穩」的光纖骨幹將成爲日後數位經濟的「中樞神經」,而日本這項創舉,無疑爲全球高速通訊技術演進寫下關鍵一頁。

《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mashdigi,聯合新聞網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