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署:能源政策環評進行中 正加強數據分析

經濟部能源署今天表示,能源政策環評是立法院決議,因此非常重視,也正在進行,但目前仍缺少數據分析,還需要一點時間;長期而言,降低化石能源比例仍是臺灣努力的目標。

環境部今天舉辦「第三期六大部門溫室氣體減量行動方案公聽會」, 邀請各界針對行動方案提出建議。

會前多組環團提出呼籲,經濟部應就能源開發進行政策環評;此次颱風丹娜絲侵襲,中南部爲重災區,可見沒有環評的光電開發反而是災難。

經濟部能源署代理署長李君禮在會中表示,立法院今年初已通過決議,要求經濟部應針對能源政策及能源開發政策進行環境影響評估,並在3個月內提出相關規劃,「能源署非常重視,也有在進行」。

不過,李君禮說明,目前雖然有定性分析,但缺少數據分析,3個月能收集的數據不足,因此還需要再一點時間。

關於再生能源議題,李君禮表示,原本設想在天災發生時,再生能源應該最能供電,如小水力、屋頂光電等,但這次風災看來,與理想還有一段距離;會設想不能都依賴所謂的大電網,希望能分散電力,面對風災的考驗也是對再生能源的機會。

能源署補充,這次風災南部受創很嚴重,主要是輸電線路受損,難以輸送;如果自家有屋頂光電,再加上儲能系統,就可以達到防護,主電網停電、社區還是會有電力,會再推動多元性供電,但要先確認電力、結構安全,在都能確保的前題下,就可以擴充法規。

能源署表示,近年來電力排碳係數已在降低,但由於AI、資料中心等新科技的用電需求,電力總量將會增加;天然氣目前是橋接能源,以減少燃煤發電;目標是到2050年再減少天然氣的使用量,並增加碳捕捉、利用與封存(CCUS)系統;降低化石能源比例仍是臺灣努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