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歌能舞、能說能演!苗栗首度組客家青年訪問團赴大馬交流 成果豐碩
苗栗縣今年首度籌組「客家青少年國際事務訪問團」,8月間赴馬來西亞檳城展開5天的文化交流,縣府上午舉辦成果發表會,並頒發參訪證書給12名學員。記者胡蓬生/攝影
苗栗縣政府今年首度籌組「客家青少年國際事務訪問團」,於8月11日至15日赴馬來西亞檳城展開文化交流,獲當地客家社團及媒體高度關注。縣府上午辦成果發表會,由縣長鍾東錦親自頒發證書,肯定青年團員的努力與表現。
苗栗縣文化觀光局指出,訪問團從今年5月起,經初選、複選,最終遴選出12名兼具客家才藝與文化素養的縣內高中生,經一個多月密集訓練,由文觀局副局長徐建男率團啓程。5天行程中,拜會馬來西亞最具代表性的客家社團「檳州客家公會」,團員穿着藍染服飾登場,帶來由EX亞洲劇團爲團員才藝量身編排的20分鐘創意展演,以客家人親切問候語「食飽吂?」爲題貫穿全場,透過二胡、烏克麗麗伴奏,表演傳統客家山歌、客家帶動唱,並結合歌謠、現代客家流行歌曲,將客家傳統與創新元素融合,充分展現客家文化的多元與活力。
訪問團還參觀檳州客家公會的客家文物館,與當地青年團體座談,獲「星洲日報」、「光明日報」等馬來西亞媒體報導,引起迴響,展現客家文化國際交流的深度與廣度。全團還參訪了融合多元建築元素的「極樂寺」、典型客家信仰聚落中心的「海珠嶼大伯公廟」,並見證南洋首富張弼士充滿風華的藍屋(張弼士古宅);5天交流讓學員深入體驗馬來西亞的客家社羣信仰、生活、飲食與歷史背景,全團都感覺收穫滿滿。
鍾東錦肯定問團展現客家青年的多元才藝與創意,是最亮眼的文化大使,他強調苗栗是客家大縣,青少年不僅要會講客語,更要能用客語與世界對話。成果會中並頒發參加活動的證明書,希望青年團員將這份收穫帶進日常生活,讓更多人看見客家的美好,聽見苗栗的聲音。
徐建男說,團員的客語能說能唱,不少人從小至今都是客家藝文競賽常勝軍,有客委會客家合唱團團員、有人成立IG推廣客家,也有剛升上中央大學客家學院的學生,還有團員以客家學院爲升學首選,這些客家年輕種子已發芽,未來將在各角落各領域「煞猛打拚,傳承客家」。
訪問團團長張榕芸是國立苗栗高中畢業生,選擇就讀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國立苑高三年級學生羅方汝已決定明年要進國立暨南大學深入研究客家,兩人在會中分享心得,表示透過這次交流,讓她們更深刻體會到海外客家社羣對文化的堅持與熱情,激勵自己要更珍惜並持續創新客家文化。
參訪團員在成果發表會表演二胡伴奏演唱、傳統客家山歌,並透過烏克麗麗伴奏與客家帶動唱,將傳統山歌、歌謠與創新元素融合,展現客家文化的多元與活力。記者胡蓬生/攝影
苗栗縣長鍾東錦肯定此次訪問團展現了客家青年的多元才藝與創意,是最亮眼的文化大使,強調苗栗是客家大縣,青年不僅要會講客語,更要能用客語與世界對話。記者胡蓬生/攝影
青少年訪問團團長張榕芸是國立苗栗高中畢業生,選擇就讀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她在會中分享參訪心得,強調透過這次交流,讓她更深刻體會到海外客家社羣對文化的堅持與熱情,激勵自己要更珍惜並持續創新客家文化。記者胡蓬生/攝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