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通報形式主義典型,自治區發改委、司法廳、應急廳等被點名

內蒙古日報

8月22日,內蒙古自治區整治形式主義爲基層減負專項工作機制辦公室會同自治區紀委辦公廳對5起整治形式主義爲基層減負典型問題進行通報。具體如下:

1.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及其牽頭的議事協調機構多次違規向盟市黨委、政府(行署)發佈指令性公文,在公文中提出指令性要求。

今年1至7月,自治區發展改革委與其牽頭的議事協調機構多次直接向盟市黨委、政府(行署)發佈指令性公文,文件中大量存在違規提指令性要求的情形。其中,有的文件直接要求盟市黨委主要負責同志親自上手,制定有關問題整改方案,報送整改進展情況。以上行爲違反了《整治形式主義爲基層減負若干規定》關於“議事協調機構、部門和單位不得向下級黨委和政府發佈指令性公文或者在公文中提出指令性要求”的禁止性規定。

2.自治區司法廳控制參會人員範圍、層級不到位,未履行審批程序要求旗縣(市、區)層面參加有關會議。

今年3月13日,自治區司法廳聯合自治區農牧廳在未履行審批程序的情況下印發會議通知,部署於3月17日上午9時30分召開有關會議,會議通知中明確各盟市、旗縣(市、區)設分會場,要求各旗縣(市、區)司法局、農牧局分管領導及相關科(股)室全體工作人員在分會場參會。3月17日上午9時27分,在旗縣(市、區)層面參會人員已按照要求進入會場準備開會的情況下,自治區司法廳工作人員在微信羣中緊急通知各盟市司法局請“旗縣退出會議”。以上行爲有違《整治形式主義爲基層減負若干規定》關於“不得隨意召開直達基層的會議(含電視電話、網絡視頻會議)”的規定和自治區關於“嚴格自治區層面開至旗縣會議的審批”相關要求。

3.自治區應急管理廳工作作風“慢、粗、虛”,起草文件照搬照抄、“上下一般粗”。

自治區應急管理廳對政策研究不深入,粗線條落實,起草的有關文件照搬照抄、“上下一般粗”,與上位文件重複率達80%,在審覈部門發現問題退回修改後,行動慢、落實慢,一拖再拖,致使配套文件稿在上位文件出臺9個多月後才提請自治區有關會議審議。以上行爲違反了《整治形式主義爲基層減負若干規定》關於“配套文件應當直接提出具體落實措施,不得簡單照搬照抄上位文件”的規定,也不符合自治區關於制定有關配套文件一般應在3個月內報送送審稿提請審議,最長不超過6個月的要求。

4.鄂爾多斯市部分旗縣統籌、節約的意識不強,頻繁到一地集中扎堆學習考察。

今年以來,鄂爾多斯市杭錦旗接待來自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烏審旗、達拉特旗相關部門單位的學習考察達10次。其中,2月12日,鄂托克前旗派出兩個考察組共32人同時赴杭錦旗學習考察。2月24日,烏審旗派出考察組一行25人赴杭錦旗學習考察,時隔兩日,該旗又派出兩個考察組共24人同時赴杭錦旗學習考察。以上學習考察活動缺乏統籌、集中扎堆,既加重了有關地方接待負擔,也違反了《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有關要求。

5.興安盟突泉縣開展的入企問需、定向服務市場主體活動入企次數多、解決問題少,重形式不重結果。

今年3月,興安盟突泉縣政務服務與數據管理局牽頭開展全縣黨政機關幹部定向服務市場主體“第一輪”行動,共組織62家機關單位和9個鄉鎮共3000餘名幹部包聯16480多家市場主體,開展入企問需、定向服務市場主體等活動。但實地訪查發現活動效果並不佳,僅收集貸款需求、拖欠企業賬款等問題38個,解決問題11個。縣政務服務與數據管理局作爲活動牽頭部門,統籌作用發揮不充分,不掌握活動實際成效。自治區黨委反覆要求,幹工作要摒棄“重過程不重結果”的思想,不能“過程轟轟烈烈,結果不了了之”,要用實打實的結果說話。這樣的活動明顯有違相關要求,容易流於形式。

以上問題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整治形式主義爲基層減負若干規定》等有關要求,暴露出有的地區和部門整治形式主義爲基層減負的意識樹得不牢,有的學習貫徹相關規定要求有差距,有的落實自治區黨委整治“慢、粗、虛”要求不到位。各級各部門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加強黨的作風建設重要論述,鍥而不捨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整治形式主義爲基層減負若干規定》,結合運用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成果,統籌落實好減負賦能解困整改督促各項工作部署,深入整治“慢、粗、虛”作風頑疾,緊盯仍然存在的有關問題,繼續抓深抓實,推動整治形式主義爲基層減負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本 期資深 編 輯 周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