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扣費用沒多少不用在意?馬克「長期持有很傷本」:沒注意就少了1個月薪水
股市示意圖。杜建重/攝影
最近有不少新手想投資ETF,但對於ETF交易手續費好像不太清楚,像是:證交稅、交易手續費、經理費、管理費、其他費用,這些零零總總的費用到底是什麼?
「不過也才幾%而已,應該沒差多少吧?」一開始我也這樣子認爲,但真正開始投資的時候發現:大錯特錯!ETF的內扣費用價格可以差到2倍~3倍以上。
如果你是打算長期定期定額的人,最好改變「沒差多少」的想法。
0.5%和1%的內扣費用雖然看起來只有一點點,但隨着本金越來越大,內扣手續費的影響就會越來越多。
想像你未來投資1000萬在ETF中,0.5%和1%的內扣手續費就相差5萬元,光手續費就相當於不少上班族的月薪。
內扣費用恐怖的地方在於,這筆費用不會出現在存摺中,可以說是扣得神不知鬼不覺。
如果沒有人提起,可能投資了一輩子都不知道有這筆支出,身爲新手的你一定要了解ETF交易成本的差異。
ETF交易成本有三種:「ETF交易手續費、證券交易稅、ETF內扣費用」。其中「ETF交易手續費」及「證券交易稅」,可以從存摺上看到支出明細。
但是ETF內扣費用是直接從淨值扣除,不會有任何交易明細。
因此有些人並不知道有筆錢偷偷地從你的資產中流失,但這筆費用長期下來卻是一筆不小的花費,特別是長期投資人,內扣費用長期的總和,說不定比前兩項交易成本還高。
ETF交易手續費
ETF只要有買賣,都要繳納手續費給券商,每一筆手續費扣0.1425%。
但有不少券商爲了拉攏客戶,特別針對手續費祭出折扣,在開戶之前,可以比價看看那間券商的手續費最優惠。
ETF交易稅
ETF只有「賣出」時,才需繳納證券交易稅給政府。好消息是ETF的證交稅比個股還便宜,僅收1%,是個股證券交易稅的1/3。
舉例:你賣出股價150元的0050,就會被扣除150元1000股0.1%=150元的證券交易稅。
內扣費用(從ETF的淨值扣除,不會看到金錢流失)
經理費、管理費、其他費用……這些費用加總起來,就是內扣費用(總費用率),是繳給ETF發行商的費用。
但在實際操作上,我也不太會細看經理費、管理費……各是多少,只看「內扣費用」作爲交易成本的參考依據之一,而這筆費用只會從淨值扣除,因此帳面上看不出有任何支出。
ETF交易手續費怎麼扣?
ETF交易手續費不管是「買」或「賣」都要繳納手續費給券商,每一筆手續費扣0.1425%。
舉例:
ETF需要手續費嗎?ETF的交易稅是多少?
看完上面的說明,現在來舉個常見的例子:
小明以150元買進0050一張,再以160元賣出0050一張,同時券商又提供6折的交易手續費折扣,請問小明買賣的總交易成本爲多少?
首先,我們要知道這次買賣交易,會發生哪些費用?以及什麼時候發生?
內扣費用有哪些?
ETF除了買賣發生的「手續費」、「交易稅」之外,還有一筆非常重要的費用,也是交易成本中大家最搞不清楚的地方,就是「內扣費用」,也被稱爲「總費用率」。
這筆費用會直接從ETF的淨值中減少,我們每日看到的ETF淨值,都是已經扣除內扣費用的金額,所以纔會說這筆錢被扣得神不知鬼不覺,投資人不得不注意。
ETF內扣費用涵蓋以下費用
有些網站會把經理費、管理費、其他費用分開列示,雖然細目清楚明瞭,但是很多初學者卻爲此感到困惑,這麼多費用到底該看哪個?不用擔心,我替大家整理出幾個比較常見的費用別,幫大家解釋。
只要把以上的內扣費用加起來,就是這檔ETF一年的內扣費用(總費用率)。
不過坦白說,我也不會把不同的ETF細項分開比較,因爲太花時間,而且意義不大,如果網站上有表示「總費用率」,可以只看「總費用率」就好,簡單又省力。
內扣費用什麼時候扣?怎麼扣?
答案是:天天扣。每天被扣除的費用:當天ETF的淨值*內扣費用率/365。
以0050來舉例,目前0050的內扣費用率爲0.43%,表示一年總共收取0.43%的費用,而持有的每一天都會依照ETF淨值收取0.43%/365(天)=0.001178%的內扣費用。
假設當天0050的淨值爲100萬,則會被扣除100萬*0.001178%=11.78的淨值,換句話說當天的淨值爲1,000,000-11.78=999,988.22(元)
這是我每次ETF評比的比較重點之一,因爲未來報酬率會多高我們不能確定,但兩檔ETF成效差不多時,當然選擇費用低的投資標的。
臺灣ETF內扣費用排名前20名
因爲債券型的ETF內扣費用通常比較低,所以只排名股票型ETF的內扣費用,看看自己買的ETF有沒有上榜?
◎本文內容已獲拾趴馬克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