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湖休閒運動公園翻增極限運動場 李四川:國手都在這訓練

「內湖休閒運動公園」啓用至今已超過20年,歷經全面翻新後正式對外開放,全新園區設有極限運動場、抱石場、戲水池等設施。(張珈瑄攝)

北市衛工處說明,全新園區設有極限運動場、抱石場、戲水池、沙坑區、共融式遊具及體健設施,無論親子家庭、青少年或銀髮族羣,都能在此享受多元活動。(張珈瑄攝)

「內湖休閒運動公園」啓用至今已超過20年,歷經全面翻新後正式對外開放,全新園區設有極限運動場、抱石場、戲水池等設施。臺北市副市長李四川3日出席啓用典禮, 他分享2004年運動場開幕時,他當衛工處長,沒有想到20年後這個開幕他又回來,當初接到許多家長抗議、質疑他做極限運動場,但20年過去家長看到他是笑的,還陪着小孩子在玩極限運動,現在參加國際極限運動比賽的選手也都在這裡訓練。

「內湖休閒運動公園」2024年規畫環境改造計劃,總工程經費8700餘萬元,將原本功能單一的設施,改成爲兼具運動、休閒、教育與生態的全齡共融空間。(張珈瑄攝)

「內湖休閒運動公園」位在內湖污水處理廠上方、佔地3.8公頃,於1998年興建、2004年啓用,2024年規畫環境改造計劃,總工程經費8700餘萬元,將原本功能單一的設施,改成爲兼具運動、休閒、教育與生態的全齡共融空間。

北市衛工處說明,全新園區設有極限運動場、抱石場、戲水池、沙坑區、共融式遊具及體健設施,無論親子家庭、青少年或銀髮族羣,都能在此享受多元活動,其中極限運動場在規模和多樣性上是全國最完善的;此外園區強調綠能與減碳理念,導入太陽能板、小型風力及水力發電設備,並運用污水處理廠再生水打造示範生態池,讓再生能源與環境教育融入市民日常生活。

臺北市副市長李四川3日出席啓用典禮, 他分享2004年運動場開幕時,他當衛工處長,沒有想到20年後這個開幕他又回來。(張珈瑄攝)

李四川分享,2004年這個運動場是在他當處長的時候開幕,當初做了極限運動場,1天大概接了10幾通抗議電話,還有接了很多的信,都是家長寫給他的,告訴他說「處長你不要害死孩子」,但是現在極限運動在比賽,而且是參加國際的比賽,都在這裡訓練。前一段時間北市水利處在前面坐越野極限場的部分,現在的家長看到他是笑的,以前在這裡家長看到他是帶着懷疑的,可見這20年改變的相當多,那一次看到所有家長幫小孩買的腳踏車一部都是上萬元,陪着小孩子在玩極限運動。

李四川說,松山錫口碼頭彩虹橋的水舞,那時候他的願望並不是要在這裡做水舞,而是要在麥帥橋,但是當時基隆河的水質不好,北市衛工處還買了好幾臺的曝氣漁船,他說內湖污水處理廠處理完的水,可不可以在麥帥橋上面做幾個尿尿小童,讓那個水一直在那裡,這也是曝氣呀,到現在20年還沒有實現,但是最起碼在彩虹橋已經讓這個水舞啓動,所以真的很快,如果沒有記錯2004年在7月開幕,他也沒有想到20年後這個開幕他又回來。

李四川表示,現在的社會要看心,而且一直往前走,跟着所有世界的脈動來進步,所以我們現在除了污水本身處理完以後,我們既然是休閒運動,可不可以花點錢弄一點3D的東西,因爲小朋友來如果用3D有動物、有污水處理的教育,最起碼可以互動,家長才會帶小孩來玩。

李四川也說,當初他當衛工處長時,國外幾個邦交國每次來看都是看八里污水廠,來的時候都送一些筆的紀念品,他說以後來不要送這一些,可不可以來的時候因爲很熱,就送幾隻紅豆冰,等參觀完後,再告訴他們這個紅豆冰是剛纔看的水處理完了以後做出來,新加坡的NEWater就是這種,進去的時候就給你好幾瓶礦泉水,完了以後就告訴你說剛纔喝的水就是處理完的這個水,纔會有震撼,最起碼還問一下有沒有味道,這個是最好的教育。

北市工務局長黃一平補充,市府在設計階段透過工作坊廣納居民及專業團體建議,使園區更貼近地方需求,施工過程展現循環經濟精神,如將拆除的舊鋪面磚再利用於石籠座椅基礎,並將老舊RCP管創意改造成孩童遊戲設施,實踐「減廢再生」理念,同時更新環境教育中心、優化廁所環境,並改善周邊舊宗路與河濱天橋人行道鋪面,讓休憩體驗更安全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