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改組藍委點4人 吳思瑤「聽到了」:個人喜好非唯一指標
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袁茵攝)
726罷免大失敗後,內閣改組聲浪不斷,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稱會針對這幾個月來的政治現象深刻檢討,必要時對重要人事做應有處理。面對藍委王鴻薇點名經濟部長郭智輝、法務部長鄭銘謙,藍委羅智強則點內政部長劉世芳、外交部長林佳龍,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14日迴應,有聽到在野黨立委的意見,但個人喜好、個人政治意識形態的評分,並不是作爲內閣是否改組的唯一指標。
面對內閣改組聲浪不斷,藍委點名鄭銘謙、郭智輝、劉世芳等人,吳思瑤14日上午於立院受訪時表示,在內閣改組的過程,部會首長表現當然是一個參考值,包括能夠有政治能力、政策能力施行國家政策,這當然更是適任性的考量。
吳思瑤提及,「在野黨委員提的意見,我們都聽到了。」相信在內閣改組過程中,行政部門都會在適任性、專業性、政策跟政治能力等多元用人取才考量下,做出最好的決定,但也請在野黨委員對內閣部會首長政策改進的方向,提供更正向、建設性意見,會比個人喜好、批評更有正面效果,「個人喜好、個人政治意識形態的評分,並不是作爲內閣是否改組的唯一指標,在野黨委員們可能要多從不同角度去切入跟思考。」
媒體追問,怎麼看前總統陳水扁稱行政院長卓榮泰是最佳行政院長人選,問責是非戰之罪?吳思瑤指出,卓榮泰領導內閣的這一年多來,面臨中國壓力、美國對世界各國的關稅談判等外部挑戰,內部則面對國會多數卻沒辦法反應民意,在國會失序亂象之下,要讓政策能有正向的成果,卓揆相對更爲艱鉅。
吳思瑤認爲,卓榮泰要挺得住外部壓力,也要能抗衡、化解臺灣內部國內的政治紛爭,相對來說是非常不容易,卓榮泰領導內閣至今有褒有貶、有好有壞,但在推動國家政策面向上,還是肯定卓榮泰的用心,也確實領導內閣團隊推出一些符合國人期待的政策,還是希望大家多給認真努力的人一些合宜合理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