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擬裁員數千人

當地時間7月25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位發言人表示,約有20%的員工將離開該機構。發言人稱,預計將有大約3870人離職,但這一數字在接下來的幾天或幾周內可能會有所變動。屆時,NASA的在職員工人數將爲約1.4萬人。

NASA在發佈的聲明中表示,具體裁員人數仍可能發生變化,取決於員工是否撤回申請或申請未被批准。聲明還稱,安全仍是該機構的首要任務,當前正努力在推動組織精簡高效的同時,確保具備繼續執行包括月球與火星探索在內的關鍵任務能力。

報道提到,在一封題爲“航行者宣言”的聯名信中,數百名在職及前員工緻信新任NASA代理局長肖恩·達菲,警告裁員可能會危及任務的安全與執行效率。

“數千名NASA員工被裁、辭退或提前退休,他們帶走了執行NASA任務所必需的高度專業化、不可替代的知識經驗”,他們在信中寫道。

彭博社稱,NASA員工的大規模流失前景已在機構內部及航天產業中引發警示。一些專家認爲,這些人員減少可能會導致NASA失去一些最優秀的人才。

特朗普政府上臺已逾半年,NASA實際負責人職位仍持續空缺。據報道,在與馬斯克“決裂”後,特朗普於今年5月撤銷了關於企業家賈裡德·艾薩克曼擔任NASA局長的提名,隨後指派交通部長肖恩·達菲臨時兼任該職。

事實上,早在2024年初,特朗普上臺之前,美國宇航局的員工已經感到陣陣寒意。近年來,美國宇航局的發展一直嚴重受制於美國政府的財政狀況,在預算削減的大背景下,美國宇航局所屬機構的部分人員被無情裁減。

進入商業航天時代之後,美國宇航局一直面臨諸多挑戰,如技術開發能力無法滿足一些新任務的要求;各類基礎設施,包括實驗室和測試設備,由於資金不足而維護不善、狀況不佳;人才結構老化較爲嚴重,而且需要與私營航天企業競爭人才。

相比於前兩項,員工隊伍方面的挑戰最爲嚴重,老齡化問題尤爲突出。美國宇航局已有近70年的歷史,科學家與工程師隊伍中55歲以上的人佔到了40%。1.8萬名員工中,每年有6%的員工流失,主要是因爲退休。

與此同時,美國宇航局員工隊伍中,有技術能力者經常被商業航天公司高薪挖走。並且由於任務外包,即將多項任務交給商業公司完成,美國宇航局內部的技術專長和任務經驗正在逐漸流失。

作爲美國宇航局致力於太空探索和科學研究的重要科研機構,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噴氣推進實驗室,2024年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預算限制和資金短缺,不得不採取包括裁員、凍結招聘和削減開支等一系列措施。

2024年2月,噴氣推進實驗室因火星樣本返回項目的資金損失被迫削減預算,進行了首次裁員,約8%的員工失去了工作,其中包括532名正式員工和至少100名聯邦承包商。

同年11月,噴氣推進實驗室爲了應對預算限制的困境,不得不進行了新一輪的大規模裁員。這次裁員共涉及325名員工,範圍涵蓋了該機構的技術、業務等多個領域。

此外,2024年7月,美國宇航局還宣佈取消爲載人登月提供關鍵支持的VIPER月球車任務,儘管此時該項目已經花費了超過4億美元。

今年1月,美國宇航局發出一系列指示,要求暫停多個科學委員會的工作。這些委員會被稱爲“分析小組”或“評估小組”,它們爲美國宇航局的天體物理學和行星科學部門提供意見。這其中包括水星勘探評估小組和火星探測計劃分析小組,水星勘探評估小組研究水星科學,包括貝皮科倫坡探測器飛掠成果,以及未來任務概念。

美國宇航局最大的開支領域就是深空探測,按照2025財年預算請求,該領域預算達到76.18億美元。目前美國深空探測的兩大目標,一個是月球,代表性任務是載人重返月球的阿爾忒彌斯計劃;另一個是火星,代表性任務是火星採樣返回。

NASA耗資數十億美元的火星樣本返回計劃,也存在因預算嚴重超支、週期嚴重滯後而被叫停的風險。早在2023年9月,一個獨立審查小組發現原來的火星樣本返回計劃不可行,要想取得成功需要花費80億—110億美元。該小組委員會認爲這樣的成本超支將威脅到美國宇航局的其他科學任務,要求美國宇航局保證該任務的總成本不會超過53億美元。

北京商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