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袋亂成一團、心情卡卡?日媒熱推「寫作式冥想」4大好處+療愈感一次看懂

▲滑手機煩到爆、情緒卡卡說不清?風靡日本的「寫作式冥想」正夯,一支筆就能幫大腦做情緒斷舍離!(圖/Pexels,下同)

記者萬玟伶/綜合報導

滑手機滑到煩、心情低落講不出原因、壓力貼在身上甩不掉?來自日本《ELLE girl》的最新報導點出,這些情緒問題,其實可以靠「寫作式冥想」(Journaling)來解套。不用昂貴器材、不用專業指導,只要準備筆和筆記本,就能展開一場「與自己對話」的小革命。

這股療愈風潮從日本延燒,正悄悄成爲新一代的情緒紓壓妙招。每天只要花個5到15分鐘,就能幫大腦做「心靈大掃除」,不少人甚至稱它爲「用寫的冥想」,風靡 Z 世代與社羣愛好者。

日記,是心情的整理師「寫作式冥想」聽起來和寫日記很相近,但其實它們的「做法」不太相同。根據《ELLE girl》報導,日記多半記錄每天發生了什麼、誰說了什麼,但寫作式冥想的重點是——不管外面的世界發生什麼,先回頭看看自己的心裡。

也就是說,不寫他人的事,只寫自己的感覺、思緒與情緒。就像是在筆記本里搭建一間「情緒休息室」,讓你卸下僞裝,好好對自己說話。這也是它被稱作「寫的冥想」的原因。

爲什麼寫作式冥想(Journaling)這麼受歡迎?4 大效果讓人秒懂1. 整理腦中一團亂的焦慮與煩惱有時候,心裡悶悶的卻說不出原因,透過書寫把「說不出口」的情緒倒出來,就能看清楚自己到底在煩什麼,減少腦內打結的狀態。

2. 壓力釋放超有感想抱怨卻怕打擾別人?寫下來就對了!筆記本不會反駁、不會情緒勒索,更不會截圖給別人看。寫出心中負能量,就是一種安靜又安全的情緒出口。

3. 專注力 Up Up!社羣工具爆炸,現代人常常注意力像氫氣氣球,沒緊緊拉住的話一下子就會飄走。寫作式冥想透過短時間書寫訓練專注力,從1分鐘練到5分鐘,無痛建立沉澱思緒的儀式感。

4. 開啓新的思考路線回頭翻筆記本,有時會驚喜發現,「當初怎麼沒想到這樣想!」透過文字沉澱,讓腦袋跳脫慣性,找到新的解方。

怎麼開始?3 步驟打造你的「心靈避風港」STEP 1:選一支喜歡的筆、一個賞心悅目的筆記本(或是打開電腦、開啓備忘錄也可以)想養成習慣,從儀式感開始。漂亮的文具讓你每天都想寫一點,像是爲自己準備的專屬心情角落。

STEP 2:找個安靜舒適的空間清晨剛起牀、睡前洗好澡,這些時間最適合靜靜與自己對話。點個香氛、播點輕音樂,更能營造「寫作式冥想時間到」的儀式氛圍。

STEP 3:寫下腦中浮現的一切,先寫再說!不知道從何寫起?可以設定主題,例如「最近讓我不爽的事」、「今天最感謝的事」、「我最想改變的習慣」等,無需邏輯通順,只要如實寫下來就對了。從1分鐘開始也沒問題,寫得順就繼續下去,寫不出來也沒關係,重點是「你願意開始」!

習慣怎麼養成?專家建議:別把自己逼太緊報導提醒,不需要「天天寫」,才能叫寫作式冥想。有人選擇一週寫一次,有人每月一次,甚至有人是心情來了就寫,沒有一定格式也無妨。寫,是爲了釋放,別搞成另一種壓力。

此外,也別在意字寫得漂不漂亮、有沒有寫錯字。那些小錯誤,反而讓這本筆記本變得更真實、更貼近你的日常。

在紙上安放自己,用文字聽見內心的聲音《ELLE girl》報導指出,寫作式冥想不只是流行,它也是一種「讓生活喘口氣」的方式。當情緒堆積、心煩意亂時,與其滑手機,不如拿起筆(或鍵盤),用幾分鐘寫下心聲。也許答案不會馬上出現,但當你學會與自己溫柔對話,人生就多了一個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