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一中董怡君獲師鐸獎 用音樂點亮孩子眼睛、用創意打開學習門窗
臺南一中老師耕耘跨領域教學與藝術教育,引領學生走出迷惘、找到人生方向,榮獲教育部師鐸獎。記者鄭惠仁/攝影
臺南一中老師董怡君創新音樂課程與教材設計,並創辦「博物館學」課程,耕耘跨領域教學與藝術教育,引領學生走出迷惘、找到人生方向;她也善用在地資源打造生活化學習場域,並推動國際教育交流,讓學生在本土文化中紮根、在全球視野中成長,獲得教育部師鐸獎。
師大音樂系畢業的董怡君也擁有奧地利國立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藝術碩士學位,留學期間迷上了博物館,被館內古今中外、地天文理及科技、建築美學所吸引,跨領域的充電及參加活動。返國後推動普及化的社會音樂教育,並開設多門創新課程,首創「博物館學」跨領域選修課程,橫跨人文、科技與藝術,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走進博物館,以實作策展方式培養文化理解力與公共參與精神,並多次與臺灣歷史博物館合作策展,在2018年榮獲全國教學卓越金質獎。
董老師在在音樂課程方面推陳出新,長期開設「歌曲創作」、「影音製作」、「錄音工程」與「AI音樂創作」課程,引導學生從創意構思、實作展演到跨媒體整合,完整實踐素養導向教學,讓學生能以科技與藝術結合創造個人風格作品。去年更因應生成式AI浪潮,開設「AI魔法音場」課程,深受學生喜愛。
她也重視教育公平與潛能開發,指導多位學生突破身心或家庭限制,從音樂中重建自信與目標。其中包括視障生考取音樂系、非音樂班學生獲得金曲獎等,是因材施教、啓發生命的最佳見證。她也長年無償指導學生與社區樂團,並積極參與社會公益音樂活動,落實藝術爲社會服務的精神。
董老師也是推動國際文化交流的幕後推手,策劃接待多國訪問團入班交流,量身設計融合東西方音樂、戲劇與AI科技的跨文化課程,展現學生的創意與多元實力;也協助南美館策展講座,連結臺南地區學校與藝文資源。
校長廖財固說,董怡君老師「用音樂點亮孩子的眼睛,用創意打開學習的門窗,讓無數學生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找到方向、重拾自信。」她的教室不只是上課的地方,更是夢想萌芽、思維飛翔的溫暖基地。「她讓我們看見,許多年輕的生命因爲遇見教育而改變,因爲遇見對的老師而閃閃發光。」董怡君說,當校友回到母校,說起懷念之前她所教的課程,觸動中成爲她最大的動力。
臺南一中老師耕耘跨領域教學與藝術教育,引領學生走出迷惘、找到人生方向,榮獲教育部師鐸獎。記者鄭惠仁/攝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