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超越的難題…王毅歐洲行 法媒稱未撫平中歐分歧
中國外長王毅結束爲期一週的訪歐行程,法國世界報報導中法圍繞法國干邑糾紛的談判進展,也特別刊登文章,梳理在川普政府關稅大戰背景下,中歐關係難以超越的難題。
文章認爲王毅此次歐洲行遠沒能撫平中歐雙方的分歧,而此時距離24日將在北京舉行的中歐建交50週年峰會,只剩下不到三週時間。儘管北京方面做出一些姿態,比如宣佈對歐洲白蘭地實施反傾銷制裁的同時,也宣佈一些豁免條件。在此之前,中國還宣佈取消2021年對歐洲議會五名關注新疆人權的議員的制裁,但雙方分歧並未因此消失。
歐盟則是採取以牙還牙立場,例如中國規定只購買國產醫療器械,歐盟6月20日就宣佈將中企排除在歐盟採購名單外。歐盟此前還取消過一次中歐高層經濟對話,中方近日也將中歐峰會原定7月24日至7月25日的兩天日程改爲一天。
文章指出,王毅此行並不順利。尤其是在布魯塞爾與歐盟外交事務代表卡拉斯(Kaja Kallas)的會談,在談到烏克蘭、中俄關系以及中東議題時,氣氛頗爲緊張。也正是在這次會談中,王毅表示,中國目前無法接受讓俄羅斯失敗,因爲美國會因此轉而對付中國。這一消息得到了一名歐盟高階官員的確認。
此外,金磚國家峰會6日在巴西開幕。世界報文章寫道,金磚國家自2023年起就成員不斷擴大。這次峰會是否意味全球南方反擊川普的時刻到來呢?有些國家希望是這樣。不過,這篇文章的標題是「金磚國家難以整合各方的雄心」。
文章特別注意到與會成員國的不同立場。中國更希望帶動這些新興經濟體夥伴更明確地譴責美國的單邊主義,但這遠不是阿聯酋和沙烏地阿拉伯希望的立場。